共计 2,178 | 建议阅读时间 2 分钟
2017年12月2日这天深圳正式宣布无人驾驶公车正式上路,这几天这篇《别了,司机》在微博上也有人说这是幻想。但只有一件事实是不能否认的,很多人没想到,改变会来的这么快。
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司机的职务必然会被取代,以此为谋生能力的人也就会顿时成为时代的眼泪。但这也说明了,未来要继续生存下去,不是在于你「知道」而是「不知道」。
当我们以「我知道」的角度来看,等同于丧失了未来。因为,这世上所有的进步,都是来自于「不知道」。
任何决策,只要是由人来思考、判断,做出选择,都必然会出现决策上的偏误。然而,很少人会去意识到这个思维上的误区,因为我们常会把决策的成功,都归功于我们的努力;相对于,当决策失败时,反而会推究于环境上的变化。
换言之,只要是决策,就一定会有不确定性。好比每年新的一年一到,很多人都会规划一年的目标,但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完成当初所设定的目标,绝大多数人在前几个月就纷纷弃守。
所以,在决策的同时,除了从优质决策中,所需要具备的六个构面。还必须要聚焦在一个关键点上,那就是「人」。
更具体来说,是我们的思考过程是怎么形成的。
01你的思考系统123
在《思考快与慢》中有提到,人的思考模式有分为两种机制,一种是快速反应的「系统1」,这种反应主要是无意识,以自我所见到的唯一切事实,并依此为所有行为反应。
第二种则是「系统2」相对较慢,需要花费点脑力来思考,系统2是以理性冷静的角度来作出反应。
这两套思考系统,都会容易受到偏见所影响,只是被影响的程度不一。
在《斯坦福商业决策课》中还提出另一个新的角度来做为决策的参考,也就是「系统3」
所谓的「系统3」是从工具、数据、专家等来协助,让整个思考的过程透过外界的方式,来引导出决策依据。
前面所提到的三种思考系统,是建构我们在思考过程的基础,也就是「觉察」。让我们知道,在任何的思考环节下,所处在的思考过程,牵涉到了哪些层面。
最终以训练思考过程的觉察,以更全面性的思考层面解构误区。
训练的过程中,除了从思考过程来检视,还需要从决策偏见,来解析后续的问题点。
02认知失调
如果现在说地球是绕着太阳转,这个概念在现在的人们都会接受,因为那是普遍的共识。但是在16世纪以前的欧洲人们认为,太阳才是绕着地球转,因为每天太阳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如同太阳不断绕着地球。
直到哥白尼提出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后,不断遭人驳斥。因为这种思维模式跟我们原有的认知世界完全不同,更是一种颠倒以往的世界观。
当思维发生冲突时,人们的第一种反应就是保护,避免不和谐。即便是正确,也很难去做转变,因为要重新建构一种思维模式极为困难。
但这种现象持续的升华就会变成一种「自负」的思维困境,困守在自我的思维模式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有许外在的变化,还是会有些人不愿意去改变。
因为那种思维模式已经在心里成为一种唯一的事实。
03偏见来自于自己的学习框架
保护思维很有可能让我们在做决策时出现误判,所在在系统1的思维系统中,必须要训练起一种检核点「学习框架」。
所谓的学习框架,就是以无知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事物,通过反覆练习,让你在决策时,不已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做为引导,而是以开放的角度来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系统2和3种也可以从去协助思考的脉络厘清。
以系统2中,会从更核心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自我的核心意识,透过不断冲撞既有的中心思想,才能让你所见的世界看到更为宽广的可能性。
第三种系统3则是以外界人士来作为思考的冲击,常常在同一个环境下,每个人的行为、想法都趋近相同,也就更难从一个思维扩张到另一种思维模式的可能。
这边可以让其他人,从反对的角度来做出挑战。但是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很多人常常为认为只要「为了反对而反对」就可以,但这种纯粹反对是有两种类型:
一种情绪性
一种逻辑性
如果一个团对即便有反对,但只是从情绪性的角度出发,就无法达成真正思维建构的过程。因为反对是从有逻辑性的思考与从另一种思维框架来做为基点的论证过程。
04自我否定
决策中,任何思维模式都会成为成功与失败的可能,但即便理解思维模式对于决策上的偏误,还是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意涵。
前面所提到决策六的关键构面,主要可以从列表的行程来呈现,但是到实际的思维模式中,即便有外部的检视点,也可能会因为受限于自身的视野而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则是对于系统本身无法看出它的成效,可以说,这一切来自于我们是改变得还不够快,或是说适应能力不足以跟上变化。
如同达尔文在物竞天择中有提到一项重要的概念:「能够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做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
最适应,是未来活在世上的必要条件。决策就是在不断聚焦,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更为准确的到达目的地。但是仅仅是知道我们所知道,也许,只会成为局限在井底的知道。任何适应都是向未知前进,决策过程的精准如果没有全盘性的思考,就会成为单一性的思维决策。
好比有5%的人相信未来的可能于是接受,而有95%的人选择不相信,而不相信的基础则来自于过往的认知框架。那5%的人相信则是因为框架,并非牢不可破。
决策的过程,就是在不断适应变化,面对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办法从单一框架走出,时代就会把你淘汰掉。
而唯一能做的是在被淘汰之前,先淘汰掉自己。或者说,当你能够在你的认知世界中点亮愈多盏灯时,你所看到的世界,将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