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那一代兄弟姐妹比较多,爸爸那边六个,妈妈那边五个。从我记忆开始,爸爸这边就一直吵吵闹闹,并且每次都在指责对方不孝顺。姥姥姥爷年纪大了,从第一次生病住院需要人伺候开始,也相互指责不孝顺,并且直到今天。
我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时候就觉得这些大人好烦,没事就吵架;成家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养孩子的时候,无论养几个,都没计较过,没觉得是多大的负担,可是,等孩子们长大成家了,相当于几家人养两个老人,却感觉是几家人的大累赘。并且这样的现象几乎每家都存在。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钱,其实更应该是每个人心中的责任感。每个孩子都觉得父母的钱都应该多给自己一些,可是,却没想着父母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自己多照顾一些。一旦自己对父母付出一些,就会指责其他兄弟姐妹不付出,无论是多有钱,也会说自己多给父母买了什么什么,就想要一个绝对公平的付出,这个真不现实。比如,三个孩子,父母生病住院,天数还得计算每个孩子伺候刚好一样多吗?每顿吃的饭要一模一样吗?万一老人中间有个其他意外就又要抱怨自己的辛苦,可以没有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想一下是否是他愿意的?是他可以控制的吗?
我理解中的孝顺很简单,不说在父母健康的时候就天天伺候,可以做到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关心下他们;在需要人伺候的时候,尽自己的努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计较自己的得失,不抱怨他人。其实孝顺是做给自己的,是我们在履行义务,不应该用具体的内容去衡量。如果在行孝的过程中一直盯着别人对比自己,那也就不用再强调自己孝顺了。
孝顺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