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河上公本作:知)其已:揣而梲(河上公本作: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河上公本作:功成身退/名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已”就是适可而止。这一章讲的道理是不盈,盈就是满,凡事务求满,就像我们说食无求饱一样,不要吃撑了,不要吃得太饱。“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讲不满。拿水来做比喻,我们拿一个装水的容器,把它装得满满的,一点空间都不要剩,再端着走路,就麻烦了, 走路的时候不仅战战兢兢,而且还老往外洒,还不如适可而止,走路就走得轻松,还不外溢。拿这个来做比喻,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呢?我们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叫欲壑难填。所以有些事情我们贪多的时候,就是要出问题了。“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适可而止就好。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锐”就是满,锥子尖,你把它挫得非常锋利,不就像满的方面向极端锋利的方向发展吗?打磨的非常锋利,一碰就断了,就像我们小学的时候削铅笔一样,老觉得铅笔尖不尖,削呀削,最后削的只剩下铅笔头了。在《道德经》里边强调的事情的时候,一种方式就是重复,一种方式就是最后强调。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就是重复的内容。在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十二个字,一个人锋芒太外露,凡事不懂得委婉迂回谦让圆润,不可长保。有的人恃才傲物,有的人恃贵而骄,有的人恃位而武,自己的位置高就耀武扬威。这其实都是一种满的表现,没有智慧的表现。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古往今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已是常态,中国历史上还有“五世而斩”的这样一个定律,就是富不过五代,现在叫富不过三代。因为一个人一旦富贵的时候,金玉满堂的时候,财富多的时候,很多不恰当的不适合的想法,不好的想法也就随之而来。其实很多的东西我们想守是守不住的。
“富贵而骄”,骄纵骄横,自遗其咎,会给自己留下无尽的祸殃。所以有的父母老认为给孩子留的越多越好,给儿女留的越多越好,古人讲过小孩儿比你能力强,你留给他财富干嘛?你让他自己赚,他能力不如你,你留给他财富干嘛?你让他自己锻练能力,自己赚的,他才懂得这个东西来之不易。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退就是不居功自傲,功成身退,意思是把事情做成了,做好了,不居功自傲。一个人功劳越大的时候,就像郭子仪那样,功劳越大的时候,越感到跟平常人一样,自己把这些东西都忘掉,才能有好的这种结果。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才是自然而然的,天道如此,自然之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