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到2008年初,大概几个月的时间。我所在的单位曾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周三下午在会议室统一观看一部电影。
播放的第一部影片叫做《天狗》,是一位我特别尊敬的老领导建议的。
时隔八年,再次重温这部电影,我突然才明白:之所以推荐这部片,根本原因在于这位书生气十足的老领导,其本人就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
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观影取向。
现在回想起那时他的一言一行,绝对是和片中李天狗一样“不合时宜者”的少数派。
这是一部关于阵地、关于信仰、关于坚守的小投资电影,改编自张平所著小说《凶犯》。新浪娱乐对这部电影做了如下评价:
《天狗》所反映的当代中国农村现实,具有一种残酷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它第一次在中国电影中塑造了当代农村的新“恶霸”,他们是我们曾经在《白毛女》,在《暴风骤雨》里才见到过的形象。
这段评语,不知为何让我莫名联想起很多年前那本名为《中国农民调查》的禁书。
电影里没有男欢女爱、也没有视觉特效,更没有大咖——就连最终凭此片包揽华表奖和金鸡奖双料“最佳男主角”的富大龙,也属于典型的戏红人不红,甚至曾被媒体戏谑为“最穷的影帝”。
还好终究有很多影迷是识货的,所以这部电影在豆瓣高达8.4分。
伤残军人李天狗(富大龙)复员后,听从组织安排携带妻子桃花(朱媛媛)和儿子来到偏远山区当起国有林场的护林员。
村民们的热情超乎他的意料,不仅有盛大的欢迎场面。
家家户户还都送礼上门。
直到有一天看到林里被砍伐的树桩,他才明白,看起来淳朴善良的村民,发家致富的招数竟是乱砍乱伐乱卖林区的树木。
送礼,是为了堵住护林员的嘴。
而被当地人称为“三条龙”的孔氏兄弟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兼幕后推手。
他们拉拢李天狗不成,于是开始来硬的。全体村民在其带头下,也一致孤立李天狗,
为履行自己的护林人职责,李天狗开始了一个人的战斗。
在这一过程中,他遭遇的威胁一次比一次升级。
首先,孔家三兄弟以承包的名义给村里唯一的水井修了房上了锁,还请了专人看门。
家里水缸空了,狗子只好把积攒的几百块钱积蓄拿出来买可乐,用来煮饭,解渴,洗脸。
小卖部的老板也恶意只针对他一个人涨价。
孔家还截断了他家电源;
甚至污辱她的妻子;恐吓他儿子的安全;还污染了他自己一个人辛辛苦苦新掘出的水井。
一个曾经的战斗英雄,居然被逼得仰天大哭。
妻子终于忍受不了他的“窝囊”拉着孩子走了,但狗子依然倔强地抗拒着干渴的困境和村霸的胁迫。
在这一场“战争”中,狗子孤军奋战,毫无救援。
就连曾得到他帮助的一户村民,也不曾给他们一口水喝。
寄给上级组织反映情况的信也全都被截留。
一边欺人太甚,一边忍无可忍。最终的大爆发终将不可避免……
(最高潮处不剧透)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电影的结尾相比原著改得温和了许多;县长这个小说中没有的人物设定也使作品本身少了许多批判性。
但抛去这种已经让人诟病到麻木的“主旋律”,《天狗》仍然不失为国产电影里的佳作。
原著作者张平称,天狗在剧中呈现出一种
“令人窒息的孤独,欲哭无泪的痛苦,绝不退缩的勇气,超乎想象的毅力,以及他视死如归、真正英雄的品格气魄”。
而我则想起了中学时度过的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体制之殇,不懂也不敢妄言。
谨以这则观影感,献给那些在「酱缸文化」里「不合时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