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南梁中门宗亲:
古人云:“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姓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根的标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宗亲血源,一脉相承。
我邓氏一族,源远流长。始祖曼公 ,封国殷商。传四十七世,禹公封候 ,鼎盛东汉。
传七十三世祖煌公,字开权,号邯,妣郑、魏夫人。生四子,长子景山,次子仁山。仁山字宏道,妣刘氏,生子名奇,字子文。曾任唐朝大中元年(847年)广州佥判。奇公生三子,长子邓如岳,字茸汉,文武全才,做过保昌县令,878年平黄巢寇乱有功,遂擢升为行营都统,率兵镇守虔州(今赣州),民赖以安。及耋耄之年,五季衰乱,“志欲廓清而势不可为”,于是,“思相地避世而居”。时风水大师杨救贫感念吾祖岳公功德,走遍了赣县、于都、信丰、南康,终于为吾祖如岳相得佳地———南康顺化(相当于今天的横市、大坪、坪市、隆木等一大片地区)之南梁一块“九龙出山,双虎把水口”的风水宝地。从此,邓氏如岳及其子孙在此繁衍生息,也即我南梁邓氏开基鼻祖为如岳公是也。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筚路蓝缕,我们南梁邓家人口繁衍极盛,至第六代便分设上、下门两大支,至第十世又从下门分出中门。由于三门人丁兴旺,历史上形成了一句顺口溜:上门有左街右街,下门有下门中门。族谱记载,三门分建祠堂,各立堂号和世派。上门为世勋堂,祠堂初建于明永乐年间;中门为崇恩堂,始建于明嘉靖年(公元1562年);下门为继述堂,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1521年。
清康熙年间,公元1674年,天下兵乱,殃及顺化一带。南梁村上、下、中三门氏族人,悉数离开家乡,投亲靠友。6年后,世道平和,南梁邓氏族人才陆续回村。此时的南梁村已是杂草丛生,满目荒芜。三座凝聚族人情感的祠堂也焚于兵火,只留下残存的基础。其后,三门人均先后重修宗祠。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门在修建宗祠下板那刻,族人们送来了许多米果、点心让做工的师傅们吃,不料中门家人的孩子突然蜂蛹而至,将米果、点心抢吃了一大半,师傅们不高兴的呵斥那些贪吃的小孩:走走走,不要在这里呆,你们到外面去。不想,一语中的,以后的几百年里,大部分中门人,陆陆续续搬离了南梁村。
中门人离开南梁后,迁徙的主要聚居地有:大坪乡桥庄村的清江、龙回;横市镇稿背村的龙头、禾田村的黄邦、相安居委会;赤土乡的瓦岭村;龙华乡丹材村羊婆岭下邓屋;潭口镇龙塘村甲村;凤岗镇南边村江井头;浮石乡罗坳村伏潭埠;溶江街办麻田村;赣州开发区蟠龙镇杨坑村大树下;大余县南安镇新民村田心里、水口寺;崇义县龙沟乡九龙山等。
由于历史原因,中门祠堂年久失修导致部分坍塌。解放后,政府需要在南梁建粮仓,遂将破旧的中门祠堂拆除,将材料用于下门祠堂建仓库。
物换星移,沧桑迭变。中门祠堂几经建毁,如今面目全非,只剩下三间破房,一块余坪。先人牌位无安身之所,子孙后代无瞻仰祭拜之地。多年来,吾辈寝卧难安,痛心疾首,无地自容,愧对先祖。
国家修史,知其兴衰;地方修志,知其沿革;家族修祠,知其根源。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得天地人和之利,我族人当重修南梁中门宗祠,共缅圣祖,以彰其德,福延后代,庇佑子孙。
重修邓氏南梁中门宗祠,须凝全体族人之心,启全体族人之志。谨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