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20岁,应该正处在大学的关键时点。褪去了刚进大学时的新鲜劲,这时的你应该已经开始为毕业后的去路做准备。这时也是你最迷茫的时刻:考研?工作?还是出国留学?未来的我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应该怎么办?
20岁那年,我给自己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后的现在,我给自己打七十分:虽然没能直接出国读书,但对专业、工作与自己的认知都远超过了当时的预期。相比20岁时的迷茫与不知道应该干嘛,现在的我终于可以选择航线自己掌舵并且还过的不错。
说实话,如果你从来没有费尽心血去实现过一件事情,这些问题会永远盘桓在你心头。你自己的路,得自己踩着石头过河去摸,问任何人都没用。
“两三年太短,八九年变数太大,五年计划刚刚好。”20岁时的计划很容易,因为你的羁绊很少,只用一心往前冲就行。
如何做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只想讲三条:
一、一个
只设一个最终目标。例如:北美前20名校、进入XXX公司
为什么是一个?
因为20岁的你资源实在有限,想要的却很多,目标太多肯定一个都实现不了。
以前我也爱定目标,每年新年至少会列五个一年必做事项,但发现最后最多完成了两三件。期间还会经历无数纠结:
怎么才能把实习旅游志愿者经历都挤在短短两个月的暑假呢?
怎么能在好好学习提高绩点的同时还能每周抽出三天时间去实习呢?
人家还要美美美的啦,逛街购物出去玩一样都不能少啦!
最终一样都没干好。
但当我转变思维,只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时,我发现自己能很快的做出取舍,砍掉完全不相关领域,慢慢地,你所做的所有事情会汇聚于一处,那时你会真正的感觉到是你在掌控着生活的节奏。
要想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锻造出核心竞争力,需要集中所有的资源朝一个方向努力。如果你的目标是想在专业方面做出点成就,就不要找一个离开男朋友没法生活的女孩;如果你的目标是申请读研,就没必要想着和那些一毕业就有工作的同学保持步调一致。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光抵制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就很不容易了,没必要再加重自己的选择成本。
二、具体
子目标一定要具体。具体就是能拿得出的产品,就是能写在你简历上的闪光点。
例如如果你想申请到北美前20的名校,那么你需要十分清楚自己要在什么时候将托福考到多少分以上,自己的每个寒暑假需要做什么科研或者实习项目;如果你想申请行业Top3的公司,那么你需要有几份什么level的实习、如何拿到这家公司的实习。
这是我最想强调的一点:要将经历做成产品。
什么是产品?是你能拿得出手,能对周围人产生一定影响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故事和一份工作报告。
什么是过程?是你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干的很不错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和别人一聊,却只能讲自己是在什么公司实习,每天是在做什么,没有故事可讲。
所以在实现子目标的时候,包括工作中也是,最忌讳的思想就是过程第一,结果第二。这会无形中浪费你的潜力与机会。还是那就话,只有当你费尽心思认真完成过一件事后,你才会明白很多道理。
是的,子目标十分现实、具体,走的过程会十分辛苦。但是在追寻的过程中,你的心底会慢慢的闪现一些火花,到某一个节点,答案会清晰的出现在你脑海中。
三、立即开始不断试错
百分之八十的人从来没有迈出过第一步。一旦开始,只要你一直坚持不断反思,你已经能超越大部分人了。这一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的学会如何从模仿开始学习,也会中坚持中创造出自己的圈子。当正向反馈的闭环形成时,做事对你来说就是在玩。
现在我最佩服的一类人就是那些明知道自己不行,却从不理会周围人的闲言闲语,一心只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人。这样的厚脸皮与专注,怕是做什么成什么。
其实很早就想聊聊如何做个人计划,也想过从分析个人优劣势、统计前辈的出路分析专业发展路径等方面做个详细说明,但写到一半突然觉得用太长的文章来讲这个题目,就好比喂你了一碗浓浓的鸡汤,喝完回去该干嘛还是干嘛,所以我告诉自己只讲三句话。同时我认为最有效的个人五年计划,不应该超过二十字,再长你就记不住了。
20岁时可以重新开始任何事情,并且成本几乎都为零。如果你想做,请赶紧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