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courseintro?newurl=%2Fspecial%2Fopencourse%2Fcrashcoursepsychology.html
重点
1、强盗山洞公园实验
检验了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即当负面偏见与对资源的争夺结合时,冲突会产生。但是共同的目标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2、攻击(Aggression)
故意伤害或摧毁某人、某事,甚至是自身的行为
攻击性行为的生理、环境诱因。eg.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认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会产生攻击性。
3、利他主义
达利和拉塔纳的实验。人们通常会帮助他人,只有当他们注意到了事故,将事故解读为是紧急的突发事件,以及最后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忙。而所有这些条件更有可能同时满足,当个体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其他人的在场,阻止了个体向他人伸出援手,这种类型的责任分散被称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它会削弱我们做出利他行为的本能。
4、帮助他人行为的原因
(1)利己主义(Self-interest)
帮助他人根本不是一种无私的利他,相反,我们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一种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2)社会交换理论
当我们要为他人付出时,我们总是试图获取最大限度的个人奖励,同时付出最小限度的个人付出。但社会交换并不总是这么自私的,它同样也意味着我们做出利他行为,是因为我们期望我们所帮助的人会继续传递这种正能量。有时候它也被叫做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
(3)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 Norm)
人们会帮助那些依赖着他们的人,比如,任何家长都被期望给予年幼的孩子更多的帮助,而这种付出是不求回报的,这是作为家长的一部分责任。
5、“社会困境”(Social Trap)
人们以短期的个人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尽管这会对更大的群体造成损失,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
只要个人利益还存在,冲突就永远不会停止。但共同的目标能促进合作和和解,使敌人成为朋友。
全文
让我来给你讲讲强盗山洞公园的故事。1954年,一群共11个男孩,全部都在12岁左右,被邀请参加一个特别的夏令营,地点位于奥克拉荷马东南部的森林深处,一个叫做强盗山洞的州立公园。所有这些男孩彼此都互相不认识,尽管他们的背景都比较相似。男孩们整天都在营地里玩游戏,游泳,寻找宝藏。很快,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紧密友好的群体,他们甚至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响尾蛇队。
但很快他们就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的事情,不,不是森林深处有头戴面具的怪人。森林中有另一群男孩子也是11人,也是一样的年纪,他们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呆在公园的另一端。响尾蛇队的孩子们从来没有与这些男孩接触过,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男孩一直以来也在玩游戏,游泳,寻找宝藏。他们也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雄鹰队。
可是响尾蛇队看雄鹰队的长相很不顺眼,噢,不止如此,他们不喜欢雄鹰队用属于他们的棒球场和餐厅。雄鹰队也有同样的感觉。没过多久,每个群体都开始向营地辅导员抱怨对对方的不满。最终,两队人马都提出他们想要举行一个比赛,来一劳永逸地决出哪个队伍才是最棒的。营地辅导员简直乐坏了,因为,我想到现在你应该已经明白了,营地辅导员其实是研究人员。
策划这个后来被称为强盗山洞公园实验的人是土耳其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他感兴趣的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敌对的双方才能克服彼此间的差异,解决他们的冲突。 确切的说,谢里夫想要检验的是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他假设冲突会产生,当负面偏见与对资源的争夺结合起来时。而强盗山洞公园的孩子们正非常明确地证明他是对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响尾蛇队和雄鹰队为了奖品和荣誉,在一系列游戏中相互竞争,比如拔河和赛跑。很快,孩子们最初的对骂、嘲讽和诅咒,逐渐演变成了打架、偷窃、对对方营地的袭击。
但后来,他们的互动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是互动条件发生了变化。比赛结束后,研究人员将两个小队整合在一起,给孩子们设定共同的目标,他们只有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才能达成。形势很快发生了转变,所有22名男孩共同协作来推动载着他们食物的抛了锚的卡车,他们一起照料了一棵在营地旁边摇摇欲坠很危险的大树,他们一起合作支起营地帐篷,尽管他们并没有全部的工具。
虽然隔离与竞争使陌生人变成了敌人,共同的目标与合作将敌人变成了朋友。在过去的39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我们的自身的知识、我们的情绪、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会受伤、我们如何帮助有困难的人康复、为什么我们会做出残忍的事情,然后转个身又会为他人挺身而出,所以我们以这一集来结束整个课程大概是合适的,这一集我们来看看被誉为人性的本质的一对相反的作用力:攻击(Aggression)与利他(Altruism)、冲突(Conflict)与合作(Cooperation)。你可以把这看作是心理学中的战争与和平,或者简单点,我们从一群12岁的男孩子当中能学到些什么。
在心理学中,攻击被定义为“故意伤害或摧毁某人、某事,甚至是自身的行为”。人们的攻击性,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表现为许多方面,语言上的、情绪上的以及行为上的。人们攻击的理由也各种各样,出于愤怒,为了捍卫统治,或是作为对恐惧的反应,但这只是粗略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会变得具有攻击性,但攻击性行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就像我们之前谈到过的许多行为一样,攻击性行为似乎也是由那些熟悉的生物因素,比如基因、神经系统和生物化学影响,同我们的环境和经历相结合所产生。说到基因的影响,双生子研究表明如果同卵双生子中的其中一个性情暴烈,那么另一个通常也是如此,但异卵双生子之间则没有那么相似。神经学认为大脑中并没有特定的区域是专门控制攻击性的,但某些区域,比如边缘系统似乎确实会促进攻击性行为。暴力与犯罪的研究同样揭示出攻击性与大脑额叶活动的减少有关,额叶对于冲动控制(Impulse Control)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攻击性可能受到我们自己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影响,激素,比如睾酮、糖皮质激素和弗洛蒙(信息素),都与动物模型中的攻击性有关。对于人类来说,问题则要麻烦一些,好吧,要麻烦的多,但很有可能的是我们的激素与我们的情感和攻击性表现密切相关。
显然,攻击性并不是只有生物因素,心理学因素和文化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情境的力量也不容小觑。举个例子,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简单地认为,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会产生攻击性。为了说明这一点,请试想一下并不是特别具有攻击性的棒球运动。一项研究分析了44年的棒球数据,并将焦点集中于总计超过2万7千次的投手用球击中击球手的事故。事实上,这个事故最有可能发生,如果投手刚刚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全垒打,或是如果投手的队友在上一局中被对方的投手用球击中。我们还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攻击,比如如果你从小到大都看到自己的父母对着他们最讨厌的足球队扔爆米花,喋喋不休地咒骂,你可能会从他们的行为当中学到什么东西。
所以,将所有这些生物因素综合起来,放在一个特定的人身上,结合特定的成长经历和特定的情境,你会开始明白,为什么攻击性根植于许多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素中。谢天谢地,人的本性远远不止有坏脾气,尽管一些人干的一些事儿会使我们很恼火很愤怒,也有一些人会与我们建立友谊与爱。
是的,社会心理学中也有积极的话题,比如利他,我们为其他人的利益所做的无私的、甚至自我奉献式的牺牲。这可以是简单的帮助陌生人推动抛锚的车,或是英雄般的冲进火灾现场营救他人。但如果利他是这么的棒,为什么我们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这么做呢?也许更好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打那个麻烦去做无私的事,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社会心理学家比伯·拉塔纳和约翰·达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我们会帮助他人。在一项实验中,他们将被试安置在一个房间内,有时候只有被试一个人,有时候还会有其他2名被试,有时候另外两个人是假装成被试的演员。然后研究人员通过向房间内释放烟雾来制造出一种突发事件的效果,然后等着看看被试是否会采取行动提醒他人,或是帮助他们自己。如果被试是一个人,75%的情况下他们会报告有烟雾;但如果被试是在3人小组中,只有38%的情况下他们会吭声;当被试与对烟雾默不作声的演员呆在一个房间里时,只有10%的被试会对其他人说话。
达利和拉塔纳发现人们通常会帮助他人,只有当他们注意到了事故,将事故解读为是紧急的突发事件,以及最后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忙。而所有这些条件更有可能同时满足,当个体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其他人的在场,阻止了个体向他人伸出援手,这种类型的责任分散被称为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它会削弱我们做出利他行为的本能。旁观者效应有一点像我们之前谈到过的社会懈怠,如果你在一大群人中间,你很容易就会认为其他人会去收拾残局,或是在这个例子中,上前营救他人。
当人们确实决定了要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会有许多原因。一个观点是,我们会帮助其他人主要是出于利己主义(Self-interest)。在这个观点中,帮助他人根本不是一种无私的利他,相反,我们的行为可以归结为一种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比如,也许我们把捡到的钱包交给警察叔叔是因为我们期待获得奖励和回报,或者我们积极承接工作中的项目,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会被老板赏识而获得晋升。
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类例子放在更广泛的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中进行思考。当我们要为他人付出时,我们总是试图获取最大限度的个人奖励,同时付出最小限度的个人付出。但社会交换并不总是这么自私的,它同样也意味着我们做出利他行为,是因为我们期望我们所帮助的人会继续传递这种正能量。所以,如果我们帮助他人更换轮胎,也许下一次当他们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也会停下来,甚至是我们自己因为车胎爆了而不得不停在路边。你可能知道这个概念,有时候它也被叫做互惠规范(Reciprocity Norm),有时候也叫做提前支付。
然后,我们还有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 Norm)。这个理论简单地认为,人们会帮助那些依赖着他们的人,比如,任何家长都被期望给予年幼的孩子更多的帮助,而这种付出是不求回报的,这是作为家长的一部分责任。不言而喻的是,这个世界会充满爱与和平,如果人们将利他主义作为行为准则,但这样的话,心理学就不会这么有趣了。
在一定程度上,你可能会说,造成冲突的正是利他主义的反面,利己主义。社会心理学将冲突看作是任何被知觉到的行为、目标或理念的不相容。这可以指连两个国家为了边境、宗教信仰、政治团体而进行的斗争,或是你和你的爱人为了今天谁洗碗而争斗。
人类行为有一个奇怪的难题,大量的冲突都源自于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社会困境”(Social Trap),人们以短期的个人利益为行动的出发点,尽管这会对更大的群体造成损失,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你在个体身上会看到这种事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就像在犯罪电影中,一个罪犯仅仅为了更多的报酬就背叛了自己的同伙,这种人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但往更大的层面说,社会困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比如人们锯掉大象的象牙来卖钱,或是砍伐年龄很大的森林树木来快速赚钱。不论如何,当利己主义成功地破坏了集体利益,比如说,个体大量消耗一些有限的公共资源时,我们很容易就会把隔壁的邻居看作是竞争者,于是迅速地产生群体内vs群体外的思维定势,而我们知道这种思维会引起巨大的问题。
所以,只要个人利益还存在,冲突就永远不会停止。但就在你就要对人性感到绝望时,请记住那些强盗山洞公园的男孩子们,他们本会按照《蝇王》故事中那样开始自相残杀,直到共同的目标迫使他们相互合作,最终达成和解。合作使得敌人成为朋友的强大力量,是心理学中最能带给人们希望的研究领域之一。如果贪婪和自私可以毁灭世界,也许合作能够拯救我们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