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生活中经常感到焦虑,事业起不来,爱情以及人际关系没那么轻松融洽,问题很可能出在原生家庭中。亲密关系中的亲子关系一定有隐疾,不管你是否察觉到它的存在。
德芬老师的书很早之前就有所耳闻,也读过,并没有读得特别入心。小雪是德芬老师的铁杆粉丝,也借给我过她的宝贝书,那时候我处在一团乱麻的情绪低谷,小雪告诉我把事情分成“老天爷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这虽然解决不了本质问题,但这种思维却能给你减压,避免了想事情不必要的无头苍蝇乱撞。没错,那句话就在《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中,再次读到倍感亲切。这是一本我很读得进去的书。
过去的这一年,我回家次数比大学四年还要多。很自然与家里人相处交流的时间就会多很多,加之弟弟处在一个刚开始青春独立的时期,一家人常常就一些遇到的事情争论,这个过程中正暴露出了一些隐藏的问题及其根源。书中把不良亲子关系粗略分成两种:疏离型和牵缠型。疏离的多半是因为父母对子女冷漠,甚至在身体或情绪上、言语上暴力相向,子女长大后就同样用冷漠忽视甚至怨恨来报复父母。这种关系比较好处理,子女如果长大后能够自我成长,接纳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多半问题就能解决。理想父母是很难找的,如果我们长大后,能够做一些内在工作让自己灵性成长起来,就可以在心理自己扮演理想父母,来给自己最棒的支持,这一点要做到我觉得不容易。
宝宝发现,自己倾向于第二种,恰恰这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的关系。这种关系源自父母的过度关心保护、喜欢操纵支配。这种情况成长起来的子女多半会是乖乖女,是的,正是宝宝。乖宝宝从小是被夸大的,很懂事很乖,这样的身份认同会让我觉得自己有对父母有责任,包括让他们快乐,同时也会对父母有要求,也包括快乐!但是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快不快乐的权利,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拯救他们让自己也陷进去。这时候一旦父母有任何不快乐,我就会感到自己的身份感和生存价值受到威胁,对父母无法付出无条件的爱,甚至和父母起冲突。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我自己身上,原来我那么自私!以爱的名义自私着!以天使自居的魔鬼!
我那么懂事,我那么有责任感,我那么为父母着想!我怎么可能是自私的,所以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可是,就在前不久,我和我妈去逛街,逛着逛街就出现了不愉快,我妈把我扔到公交站(注意并没有随便扔下)那自己走了,我也赌气巴不得她这样做,就这样娘俩不欢而散了。我开始思考德芬老师的话,对呀,我这不是又开始自私了吗?我总是想操纵她,希望她按我的要求来,成为我理想的母亲。我又一次拿起那本书开始读,灰溜溜地承认自己的自私,坦诚面对自己。没错,你就是很自私,别再美化自己了。骗我自己骗得好辛苦啊!放父母自由,也给自己自由,我有了快乐,才能毫无阻碍无条件地来爱他们,才是真正的孝顺。传统文化提倡孝,但前辈没有这样有逻辑有分析地指导我们,我们需要这样的指导。
亲爱的自己,记得以后多问问自己,“我又自私了么?又想操控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