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金九银十,又是一年招聘旺季。人力资源市场上永远不乏跃跃欲试的各类求职者,有存量的职场人士,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每年新毕业涌入社会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据说今年国内新增就业的大学生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万人。这个数字也仅限于国内,若再加上部分留学归国人员,想必即将到来的又是一场血雨腥风的职场厮杀季。
迎着寒露节气后的一场降雨,北京出现了双节后的大幅度降温天气。也正是在这样的天气中,我的一位从法国今年刚毕业的小弟,自行拖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踏上了从老家山东北上的高铁。国庆节期间,他发来求职简历让我帮他修改,在职场已经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我,在看到一份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简历时,却心生欢喜。一个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已是既定的事实,但有的却是年轻人身上的那股冲劲、希望和满满的正能量。
(二)
遥想半月前去机场接机时,我问他关于未来就业的打算。起初他只说父母的希望——希望他可以在老家找一个国企的工作,稳稳定定踏踏实实的过一生。紧接着我追问他自己的想法,他也支支吾吾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除去父母的建议,再就是来自身边已经工作了的朋友。末了,他问了我一句“我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如果换作是五年前的自己,或许我依旧会毫不犹豫的建议他可以来到大城市发展,而今我却冷静理性地和他一起全面地分析了各种选择的利弊和未来将要面临的可能的选择,最终决定权还要在留给他自己。
如今他勇敢的来了。我想,这期间他可能和父母沟通多次,或许还未达成共识;他也可能半夜失眠和焦虑,为了未知的未来和一个几乎陌生的城市;他会考虑生活环境的极大落差,从巴黎那么闲散的氛围到满是拼搏感拥堵感人流攒动的北京。可是,我也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决定时并不是基于深思熟虑,而正是怀着那种悬崖峭壁不回头的坚定,才度过了内心的那道坎儿,从此走向未来。其实,与其说困难来自外界,不如说来自于个人内心的恐惧感;与其说选择困难使我们焦虑,不如说正是犹豫不决才造成了我们最大的内耗。
(三)
看到他,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同样的黄金月份,同样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直飞北京,同样踏上回家的路,同样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和还未痊愈的重感冒的身体,同样面临着刚到北京举目无亲的现实。那时,刚回国的我寄宿在社科院念在职研究生学历的闺蜜的宿舍里,隔三差五乘坐单程近两个小时的地铁赶往面试的地点,从国贸到软件园,从西北四环到南四环,一天中赶往不同的面试地点,连午饭都是在路上匆匆解决,面试结束再乘坐返程的地铁回到社科院。那时候最大的感觉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感觉北京这个城市太大了,在芸芸众生中的我却如此渺小。现在想来,那是我人生中闪耀着夺目光辉的一段岁月,它的闪光点不在于那一份份经过努力赢得的Offer,而是在那段时光中我看到了一个无所畏惧的自己。
一路走来,曾无数次质疑过自己;面对挫折时,也曾否定过自己,但一直以来内心总有一个压倒性的声音在发声——你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的,但肯定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糟。于是,擦干泪眼,仰起头,总结失败的经验,重新来过。把生命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即使失败了,也无悔,更无憾。
于是,我看到了生命给我的馈赠,或以鲜花,或以掌声,或以爱情,或以所谓的成功。面对这些曾在年轻时怀有艳羡的目光心心念念想追求的光环和满足感,我将自己站在远处旁观——曾以为会有的激动和雀跃,而如今在得到后却是一片静逸。也就在那一刻,心终于可以放飞了,它自由了,耳边响起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的那句名言“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我想康德先生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应该是——在走你想走的那条路之前,你需要把脚下这条并不愿走的路走好。
(四)
激情有时,动荡有时,但生命更多的节奏是平稳。生活逐渐趋于正轨,每天往返于公司和家两点一线间,岁月使我对生活的认知更加务实。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年执意北上的决心,直到今天我有了肯定的答案——大城市的魅力,不是高楼,不是那些霓虹,而是这里有各色人等,他们已经把我们想要的,不想要的生活过给你看,你可以比较,可以欣赏,可以靠近,可以评判,你更有机会去亲身尝试一下,看是否如己所愿。
其实,大城市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让你成功的地方,而却是那个更为深深的发现,遇见自己的地方。这份发现和遇见,大都和使命,和爱好,和愿望相关。而这正是人生的要义。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在年轻的时候,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人生途中,即年富力强时发现自己生活的使命”。有时候,就是因为那么一点点的使命,变成了情结,变成了习惯,变成了选择,变成了自觉,变成了我们的人生。
继续奋斗吧,趁我们还年轻;继续筑梦吧,趁我们还能在一起并肩向前。
-END-
关于作者: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生涯规划师&讲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在读),法国里尔商学院MBA,外企HR,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和顾问,简书、知乎、豆瓣、壹心理平台优质创作者,助力个体及组织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
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
知乎、简书、豆瓣、壹心理ID:Emily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