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日子在养元看来,极其漫长熬心,偶尔抬头看见鸿雁排成一字队列向南飞去,或是看到发黄的树叶随风飘舞,养元都会掐指算算自己西行归来已有多久,有空就盯着东家店铺的动静,期望能早日再次西行送货。
期间大丫母亲曾悄悄地来看过他们三人,看见他们三人寄居柴房的情形,紧紧搂着大丫,涕泪俱下,然后红着眼睛几步一回头无奈走了。之后好几天,养元都忘不了大丫母亲的凄楚神情,明白大丫母亲自己也寄人篱下无力顾及的心酸,心中暗暗寻摸着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但思来想去,无路可走,心情甚是郁结。
过了寒露没几日,养元和养森照例短工干完精疲力竭回来,路过货栈店铺准备进入后院时,被文业喊住,“养元,快来看看,是谁来啦!”养元随之进入店铺,定睛一看,原来是之前文业带着去甘州高台守御千户所拜访的那位名叫杨照光的同乡。养元迅速想起那三天跟着他与文业、大板几人走马观花一路游玩高台骆驼城的欢快时光,不由得嘴角上扬,上前热情招呼。
文业当即做东,就在不远处的小饭馆里,要了小酒小菜和杨照光叙叙旧,让养元、大板和养森作陪一起聊聊。
席间,杨照光聊起来,说到文业他们走了没多久,就出现一些蒙古游兵大概是乘着东北关外满清动作不断也频频骚扰甘州一带,偶尔会扫荡高台一带,虽然每次就是十来人,来得快去得也快,抢到东西就走,绝不恋战,但毕竟他们常年惯于游窜,来去敏捷,出手狠毒,每次偷袭中,守御千户所和镇夷守御千户所两个兵营都有兵员受伤致残,现在兵力有些乏弱,所以,兵营现在急需招募身强力壮的新兵员。
而他本人之所以回到岐山,就是想趁这个招募机会,仗着和官兵多年来的交情,把家族几个闲散的侄子带过去。在那当兵,没有敌情的时候,可以分得不少土地屯田,虽然那地有点盐碱,风沙也多,每亩地收成远远比不上关中,但好在地广人稀,再兼有黑河水可以灌溉,所以一年收成足够安家,养活好几口人。
养元听得心里痒痒,和养森几次眼神交汇,看出养森也颇心动。
“杨大哥,恕我冒昧问一下,此次需要招募多少人?”
“大约十来人吧!”
“那么,不知我和我弟是否还有机会?”
“这个,你俩家里人同意吗?这一去,回来就不容易了,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提到家里人,养元不觉有些哽咽,文业见状,端起酒杯来:“哎,这个话题先不说了,不说了,养元,你别急,明天我先和杨大哥聊聊具体情况,之后啥情况,我找你说。咱今天就先随便聊聊高兴的事情,来来来,咱先喝酒,杨大哥,来,我们干一个!”
啊,很想每天多写点,但第一次写小说,就像出发冒险一般,一步步瞅着怎么走,才稳当。真佩服简书连载小说日更好几千字的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