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或不知道的那些残酷潜规则,希望对地产行业的你有所帮助。
一、学历的要求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刚性的,各大企业最低要求基本都是统本,其中不乏很多要求重点一本、211、985;“学历不代表能力”——我想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职场,没有学历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有;
二、性别的偏好
继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大部分的招聘要求都会说上一句:男性优先。我建议你其实可以只看前两个字;职场女性如已婚已育,建议主动注明一定会为你加分;
三、年龄的要求
45岁以内基本成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三十强企业大多为40岁以内或者35岁以内;但管理岗同时又往往希望是30岁以上;不到30担心不沉稳,超过40又顾虑没激情,请抓住你的黄金十年。
四、工作稳定性要求
平均稳定性3年(算法:从业年限/工作份数),这是一个最低的要求,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跳槽频繁,最后都会变成简历的减分项,大多数时候没人有兴趣听你背后的故事;
五、企业背景要求
行业标杆企业的从业经验对职业发展的加分非常重要,通常用人企业去选择的时候会看:1、在什么企业;2、做过什么职位;3、干得什么事?4、干得怎么样?请注意:这四点并不是平行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可以理解成游戏通关,打过第一关才有机会解锁第二关。这个选人思路也很好理解,竟然招人就是想要向更好的企业学习,所以招人的时候都站在行业排名往前看;
六、薪酬的给付
最好是“物美价廉”,请原谅我用了一个物化的比喻,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这个通常是用人企业的心态。实际落地薪酬时会关系三个点:1、符合公司体系(对于某些民营企业而言老板就是体系);2、符合市场水平;3、要求涨幅合理,所谓合理很多时候我们会翻译为20-30%的增长,但实际这个标准想表达的也并非数值本身,而是想说这通常是博弈双方心理上都比较能接受的一个平衡点,一旦打破了这种平衡,不平衡会在此时或彼时表现出来。“拿得多”和“拿得久”有时候很难两全,还需要权衡拿捏好“度”。
最后,祝职场优秀的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