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抽空关心下你堂弟啊……”老爸脸色凝重。
“哦,怎么啦?”
“你看看他的朋友圈,剃了个什么头?他要不要考虑到给孩子的影响啊?怎么做爹的?……”一大堆批判。
餐桌上气氛异常尴尬。我赶紧点开堂弟的朋友圈,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这个头发从印堂那一溜到脑门平铺着,油光锃亮,两边还茂密丛生,特逗!小侄子剪了个蘑菇头坐在他旁边,父子两个笑得合不拢嘴。
“这发型会不会是P的?就是图个好玩?”我笑眯眯地看着老爸。“不会,不像啊!再怎么搞笑不能留下这形象给孩子啊!”老爸又批判了一下这个娱乐致死的时代,顺带着说了下想当年他怎么做爹的,“我到现在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就怕一不小心给你们留下不好的影响,做父母不能光顾着自己……”他谆谆教导(此处省去一千字)
我不由想起我刚从学校毕业回来第一年,头发染黄了,胸口挂了一串木制挂件,被爸一顿批评,顺带着把我的挂件拉了下来:“你看你像什么样子?流氓不像流氓,阿飞不像阿飞,你还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吗?”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挂过我喜欢的挂件吊坠之类的,包括玉镯在内统统藏进化妆箱……
想起这些,心情有些沉重,在老爸这种老古板面前,你想要非主流那真是找死了……
堂弟不接电话,弟媳倒是接了。“最近好吗?看弟弟剃了个头,特别搞笑,就想问问发生什么事了?”我轻轻问弟媳。
“没发生什么事啊,我就是买了个剃头工具,他想剃个光头,结果剃到一半电没了,剩下两边还没来得及剃,你弟弟硬要拍照留念,纪念下这难忘的时刻……”
我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到眼泪都出来了!这个结局段子手都想不到啊!
我好不容易笑完,跟已经在看电视的爸汇报了一下情况。他显然也没想到是这样:“看来是我多想了……”“本来就是,你老拿你那个时代的标准来衡量我们,我们有你想的那样不堪么?”我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嗯,我就是担心你们学坏,外面世界那么乱……”“爸,你不相信我们也要相信你的教育啊,我们三观那么正哪会轻易变坏啊?就像当初我要走导师这条路你就怕我们做传销上当受骗,事实呢?……”我给了爸一点思考的空间。
“嗯,我们的确有点老脑筋……”老爸最近反思自己也快了,不像原来会很固执己见。
“没事没事,你们只是见得少,所以有机会我还是要带你们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好……”老爸又开始轻松看电视。
看着陷在躺椅里的老爸,我没有了原来的反抗与叛逆,只是更多地理解了他们。他们的经历与体验局限了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那么多的担心与恐惧让他们遇事充满了消极想法,种种防御状态下的言行举止让我们小辈很多时候敬而远之。但那都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已经做到了最好。
想想自己没有学习之前何尝不是如此,遇事总是会被自己的演绎掌控情绪,很多时候没有核对事情真相前就开始情绪大爆发了,也因此害惨了好多关系。孩子拿手机上网了,脑子里第一个演绎就是“这孩子要学坏了!”成绩一次没考好就会想“糟了,这个样子考不上好的学校怎么办?”发现拥有此类消极想法的还不是独我们一家,貌似是很多没有安全感的父母的通病。我们总是习惯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来看未来的孩子,也总是习惯用自己的刻板印象来衡量别人……
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放下自己自动反应式的大脑故事,多去关系里核对,大多数时候会发现是误会。不要再让你所谓的演绎去左右你的关系了,静下来慢下来,先不急着去判断,而是尽量先去问一问对方:“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呢?”多给关系一个机会,多给沟通一个核对,也许你会发现,你的担心真的只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