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小时候的时候我对于近代文学是几乎不碰的,无外乎《骆驼祥子》的沉重、《狂人日记》的年代隔阂,有或者太早的喜欢上了《小团圆》也就看不懂《围城》这样的巨作了。
小时候喜欢看书,家里有本薄薄的、依稀记得是蓝灰色封面的《边城》。不过年少无知,蜷缩在爷爷书房的沙发上,喝着汽水也就把《边城》看完了,其实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只记得有个叫翠翠的姑娘,身旁有只大狗。
十多年后的现在,机缘巧合一次长长的旅途中忘带书籍,无以慰藉漫长的黑夜。佳人随手一拿碰巧是沈先生的一本散文集。不过十年以后再读此文,依旧不懂。只觉得美美的,虚虚的,朦朦胧胧如梦境一般。看过之后记忆中依旧只有小时候留下的翠翠和那条狗。
碰巧家姐近日在绍兴游玩,照片中三味书屋中长长的队伍,宛如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树人先生的文章难倒的学子。现在要是重温鲁迅先生的文章恐怕只能是空叹为之奈何了。不过鲁迅先生的文如果就着《中国近代史》《民国史》,细细品味中似乎也能读出一些韵味,稍加揣测怕也是可以写出一篇似是而非的读后感来。
而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似乎每一句都很好理解,每一段都很好理解,加在一起也很好理解,但是惯性一般去想写作目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通。 想起来跟自己爱读的村上村树似乎是同一个的类型,每一次读都觉得很美,但是美的不知道背后的意思,终究可能是自己读书太少还不能理解这样的事情。不过阅读也是个很奇怪的事情,一个突然的傍晚,开车回酒店的路上看到远处夕阳,不惊大呼我仿佛看懂了千里江山图,也许读懂沈先生的文章也需要一些时间。
比如,我看这本书的point在于“提高人文修养”,在于打发无聊时光;我写下这篇书评的point就如同那些游人在石壁上刻下“到此一游”一样。好像一辈子都追寻一个乃至若干个point。那或许沈先生写下那些篇不长的文字,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为了写而写。不,或许,只是写,没有“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