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苏州,不能不去平江路,去平江路,不能不去伏羲会馆。伏羲会馆火了,因为一个人,吕成芳。吕成芳,何许人也?
其实我也不认识不了解吕成芳,只是到苏州朋友带我去伏羲会馆听了场她的演出,之后加了店内歌本上她的微信,我对她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她陆陆续续发的朋友圈。
吕成芳被称为“汤显祖的前世情人”,她演唱的《牡丹亭》,不仅让你了解到昆曲典雅的曲词、婉转的行腔、细腻的表演,而且能让你感受到苏州美韵评弹,江南诗情画意。
她最擅长的是表演昆剧《牡丹亭》,她以清口的方式将昆剧传播给普通百姓,不论是在伏羲会馆,还是在大学校园,她的演出都得到了人们认可。
以上文字都来自她朋友圈,今年的高考阅读理解竞是写吕老师的文章。
但吕成芳只是一位业余昆曲演员。她在伏羲会馆驻唱演出之前,在丝织厂当工人三十多年,只是最近两三年,吕成芳在民间才红了起来。但她依旧住在苏州老房子,骑着电动车,领着并不高的驻唱费。
我总是为吕成芳老师惋惜,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工人呢?三十年当工人的日子是怎么度过的呢?才有了今天舞台上熠熠生辉满身是戏举手投足都充满了韵味的“杜丽娘”?
有一天看她的朋友圈,说她的学生来看她。原来吕老师在当工人之前,做过一年的代课老师,也只是一年时间,他们便成了终身的好朋友。我在想,如果当初吕老师真当老师,一定是位好老师,今天也一定桃李满天下了。可没有,她却当了工人。
又一天吕老师发朋友圈,惊呆我了,原来是她年轻时发表的一首诗:
<<别>>
去吧
无须再迟疑
你的冷漠
早在我们走了一半路时
就如雪絮般纷纷扬扬
纷纷扬扬
冻结了我们的热恋
北方的河冰冻三尺
能承受千军万马的重量
心的湖泊早已非一日之寒
一个男子走过
又算得了什么
去吧
无须再犹豫
不要担心冰层会突然开裂
迫你重现昔日的柔波
虽然你滚烫的呼吸也许会把它融化
但一定要等你的身影
登上堤岸,消失于远方
再也看不到我的坦然、冷静时
在你留下足迹的地方
才会呼呼地冒出泪,冒出血
冒出一柱柱的柔情
柔情,不仅仅似水
原来吕成芳18岁就开始在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艺青年,按理说,她应该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是个作家。可没有,她当了工人。
我不知道吕老师这一生中经历了哪些风雨哪些坎坷,在哪个时间拐点,因为啥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没当成老师,没当成作家,当了三十年工人,了了时实现了华丽转身,登上了舞台,成了昆曲的传播者和推动者。人生呀,岂止“无常”二字概括得了!
作家韩松落新书中有一章《我是怎么没有成为歌手的》,说当年为了写歌,攒钱买吉他,学吉他,练声,读诗,为了推荐自己的歌,明的暗的,天真的功利的,都尝试过。曾经,会为些许的梦想,做很多努力,但最后还是没有成为一个歌手。
韩松落说:约瑟夫·坎贝尔认为,所有的神话英雄,其实是同一个英雄,而我可以沿着他的思路继续拓展下去,人世间所有的事,其实是同一件事,对这件事有热情,就必然对别的事有热情,能够做好一件事,也就能做好所有的事。文艺行业里的事尤其如此。当年对音乐、对朗读的热爱,其实一点都没被荒废,我在写作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希望我写下来的东西,能够被念出来,有内在的音乐性。
地球上没有一条河流是笔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的。当人们遇到坎坷、挫折时,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这样你就可以像那些走弯路的河流一样,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您会像河流一样,抵达到人生的目标。
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说的,每个人都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风中交织着我们每个人奔忙、慌张、孤寂而又庸实的生活。
相信人生不会亏待你,你吃的苦,你受的累,你掉进的坑,你走错的路,都会练就独一无二成熟坚强感恩的你。
一如舞台上的吕成芳老师,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所有的弯路,都是必经之路,最后逼上的绝路,才是放飞自我的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