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14岁男孩跳楼身亡,网页搜索“树德”“跳楼”即有大量信息
2019年10月24日的树德男孩跳楼一事,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甚至短时间不可能落下帷幕,反而,大量家长开始担忧、焦躁,“我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儿在学校到底吃了多少的苦头?是不是也面临着老师这样长期的待遇?是否有什么事是孩子抗不了会引发大问题的?……
总之一句话,学校成了非常危险的地方,老师是非常危险的人物,同学也有不低的危险系数。
连带着,语言暴力,这个词已然火了起来,越演愈烈,更热门了。
这个年代,为什么都有这么多的事儿呢?家长说家长不容易,学生说学生不容易,老师说老师不容易……
人和人之间本来应该相互信任,至少家长和老师是有共同目标的、是同一战线的伙伴,可,也许学生还信任着老师,家长却不断产生的质疑的声音,美其名曰,关心孩子,担心孩子受了委屈,没地方诉苦。老师,成了家长不信任的甚至敌视的对象。
更何况,在不少学费不低的私立学校,这样的现状,近期,屡见不鲜。
有一个词,叫“挫折商”,说直白点,一是不被逆境打倒的心态,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今父母,能力高了,知识面广了,作为过来人,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苦,很会帮孩子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孩子看似顺利了,却丧失了提高挫折商的机会。
挫折商一低,到了青春期或者某个人生阶段,越来越远离父母,越来越想独立,遇到问题不愿意告诉父母了,甚至父母为没办法帮着解决了,孩子就开始各种神奇的叛逆,表现得焦躁易怒,甚至自残轻生等等。
面对我的两个小家伙,我经常自省,将来,我的孩子是否会难以禁得住挫折,是否将来的某一天我为他质疑孩子的老师,是否将来我也会为孩子的奇怪的叛逆买单……
耳边想起了一串声音,孩子第一次系鞋带,花了很长时间,还打了个死结,从此,系鞋带的事儿家长包了。后来,孩子第一次洗碗,碗打碎了,溅了一身的脏水,从此,洗碗的事儿和孩子无缘了。孩子第一次整理床铺,可动作太慢,从此,整理床铺洗衣服的事儿家长包了。后来,孩子要工作了,家长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孩子找了份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工作,看似幸福了。似乎很好的很顺理成章的状态,家长却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因为工作后的孩子叛逆了,出现了极大状况。心理师神奇了猜中了家长的做法,却没办法提供治疗方案,最好的做法不过,继续帮孩子料理好一切。
无论怎么样,叛逆来了,遇到了自己没办法解决却又没办法找家长解决的难题,但本质上讲,叛逆就是人想要独立的信号。
每个人都是想独立的,所有人从来没有逆来顺受,有的只是深入骨髓的叛逆,或轻或重。
我很庆幸,早早的,就开始自己解决问题,早早的有了独立的思想,并实践了起来。遗憾的是,我的父母的眼界,限制了我的眼界,在我做决定的时候,就狭隘了些。但,父母尽力了,我也做到了已有范围的最好选择。这,就够了。
我也希望,我的这份幸运能延续下去。我能给孩子的,不是帮他料理好一切,而是扩大他的视野,让他有更多的参照,自己做出选择,为自己的人生买单。我不是上帝,只是孩子这个天使的守护者,我料理不了孩子的一切,能做的不过是让孩子掌握越来越多的自己料理一切的心境和能力。
人的心理有种很奇怪的现象,身边一切的事,都是故事,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惊觉,原来这么的难以接受或者悲哀,却丧失了警惕的机会。
理论一般都很客观很事实,可作为过来人,社会的风云,让人不得不主观了起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自以为的揠苗助长着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
据说,人人生儿优秀,只不过后天干预不对,才降低了优秀程度,进而不优秀了起来。
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的态度。我不敢说,以后我会怎么对孩子,怎么对孩子的老师,也不敢说,我的孩子以后会怎么样。但,所有的这些事,让我多了一份警醒。
而最近看的一本著作,也让我多了一丝明悟。是武志红先生的《为何家会伤人》,面对孩子的人群最适合阅读,这也是人人可以阅读的治愈读物。
但愿,家有温度,人有信任,生命诚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