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游记:陈家潭的故事和刘王庙的“宝贝”

人们形容一个地方风水好,会用到“人杰地灵”这样的词,用得多了这词汇的美感就“失灵”了,久而久之人的“思觉”也疲劳了,甚至懒得去搞清楚潜藏在一方风景背后的历史故事了。乍游新市古镇,也是这感觉——

这浙江的山水,哪处不是“人杰地灵”,前有乌镇的文豪,后有南浔的富豪,新市加在个中间,没听说过有什么如雷贯耳的人和事儿呀?

直到深入到新市的古建筑群中才发现:原来这个默默无闻的低调小镇,“根子”这么深。

首先引起我们兴趣的,是这个建在庙里头的【戏台子】。以及,在这戏台下方的内院中,我发现了几块别致的墙壁。

墙上有字,字迹还挺清楚,中间穿插了一些无构图无章法的“画作”,一层盖一层。要不是景区用玻璃罩子给它保护起来,估摸着就当成小学生的涂鸦给略过了。

但离近了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我天?这是一面保存了一两百年的“手绘墙”啊!

研究了一下这些文字,可以确定,写这些字儿的人已经都不在人间了,少说也得保存了有100年,清代至民国初期的产物。在各类“国粹”们日渐式微的今天,这有多难得?

比如像《黄鹤楼》这样经典的传统曲目,我们只能在德云社的腿子活里才能听到一次,还是歪唱的。而新市人说,它们在近年来其实依然低调地活跃在新市古镇的票友界和老戏台上。

图片源自网搜,孟周“封神版”的《黄鹤楼》

图片源自网搜,孟周“封神版”的《黄鹤楼》

旧的曲艺形式受众群体越来越小、流传面越来越窄,而在这个冷清的江南老庙中,这些“过时”了的文化依然执着地存在着,清醒而清晰,仿佛昨天发生的事情。《杨门女将》、《四郎探母》、《捉放曹》……墙上的内容精彩纷呈,有戏文,有签名,有“客户留言”,还有一些感悟之类的话,应该是当时在这里唱戏或者听戏的人随手书绘的,相当真实的清代“手稿”。

清朝末年是曲艺文化极其辉煌的时代,京剧、昆曲、河北梆子、黄梅戏们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城镇、集市,包括很多大户人家的园子里都设置有戏台。如今它们大部分都仅仅作为古迹留存,成为了“标本”。如此活生生的原迹实属难得,它们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各个地方曲艺剧种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流传、回转的上百年过程中的一些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录。

这不是新市古镇规模最大的庙宇,建造时间也比香火旺盛的新市觉海寺要晚一些。【刘王庙】,源自宋代。在华夏大地,庙堂的存在通常来说都是一方百姓为了纪念某一位重要的人物而修建,然后逢年过节去上炷香,以祈愿庙里的“神仙”保佑这一年平安顺遂,也是一种精神和人文的传承。但我看了看,这新市古镇的刘王庙里供着的也不是什么太有名的大人物:

《新市镇志》中记录,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有一位叫刘錡的将军为守江南一方土地立下了赫赫战功,“以二万人破金兵数十万”。相对于赫赫有名的那些个孔子庙、关帝庙、岳飞庙、妈祖庙,屈原庙……而言,实在是人微言轻。但它和它的“宝贝”们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如今,每年蚕花庙会上的社戏、新市一些剧团和票友的演出也会在这里举办。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新市小景点叫【陈家潭】,它位于我们前一篇游记中提到的吟仙亭北面的“交通枢纽”上。临近出口,风景又带有江南水乡的经典画面,所以很多人把它的景色留在了自己的相机里,就匆匆赶路去了。但其实,如果把新市古镇比作一本小说,那么陆修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而这陈家潭背后的人物则属于“第一章”,是有点东西的。

陈家潭是以新市古镇的一个人名所命名的。

明朝的时候,新市镇上出了一个当官的人叫陈檀,在京做兵马使,相当于城管大队长那个级别?虽说不是什么太大的官儿,但是他的家族很灵光。

这老陈家原本是中原人家,逃难来到湖州之后,找人看了个风水,师傅说(陈家祖宅)这地方带有“光宗耀祖”之星。你还别说,河南人自古就信这一套,随即安家下来。

果不其然,这陈家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出了很多小有名气的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盖起了规模不小的宅。为保名门“香火”的延续,陈家非常注重德行。祖祖辈辈不仅对街坊四邻乐善好施,还会出钱修桥修路盖庙宇,做的都是行善积德的事儿。

祖辈走正道,陈檀也就耳濡目染。身入仕途之后,他始终保持着正直的作风,注重提拔人才且拒绝与权贵恶势同流。后来由于“陈兵马”在京城工作成绩斐然,晋升为了都司。明朝的都司是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它(在我个人的理解中)大概类似于现在的军区,相当于一个团级干部或副市长级别,这在湖州来说那就算是非常大的官儿了。

屯粮驻兵是肥差,但是陈檀为官清廉、平易近人,新市老乡们提起他的时候无不交口赞颂。在中国古代,老百姓是朴实纯良的一群人,喜欢把当地名人的好口碑挂在嘴边歌颂,为表达感激和钦佩,很多时候还喜欢以名人的名字命名家乡的街道和建筑。再后来,新市老百姓就自发地把陈檀家所在的那一条南潭街的称呼改成了“陈家潭”。

陈檀的故事,可以说是新市古镇的一个缩影。

一千多年来,新市人祖祖辈辈都务实、规矩、本分,但是很热情。这种低调、不争抢、厚道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对人生的方向、选择和成就是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的。

新市古镇最早起源于什么年代,其实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人们从文字中找到的最早的记录是1700年前。晋代,有一群居住在“陆市”的人因家乡洪水泛滥而迁徙至此,与当地的零星原住民一起,繁衍生息下来。

“新市”取名相对于“陆市”,象征美好生活从“新”开始。从古至今,这一片江南乐土孕育出了众多的【著名人物】,我会在接下来的游记中陆续分享。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