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拍桌子走人,并不是自由受约束,而是自由过了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名85年男士,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让读者提些看法。
他是新媒体公司领导,和一名95后新人编辑因为运营策略产生分歧,他没接纳编辑意见,年轻人当着他的面拍了桌子:“觉得我不行?那我辞喽。”
不到半天时间,这位年轻人收拾好东西,真走人了。
他说,这位95后是应届毕业生,富有创造力,善于用工科生逻辑攻克运营难点,但性格特别自我,对于自身不足视而不见,一向我行我素。
说好听点,他还没养成油腻的职场陋习,说难听点,他的情商和社交能力都有问题。
比如说,他在文章细节问题上经常犯错误,可又恃才傲物,把这些错误抛给同事们去改正,一不反思,二不感谢,同事看他是人才,也是忍让了事。
有读者好奇,是不是上司过于严苛,导致这位年轻人忍无可忍呢?
还真的不是, 85年上司一直奉行开放式管理的原则,给予下属充分自由,只要按质按量写出文章即可。就连这次分歧,也是摆到桌面上公开讨论,只是这次没像以往那样,接受这位年轻人想法而已。
看到这里,我叹了口气,这并不是一个仗势欺人的故事,倒像一个老仆人伺候小少爷,没把小少爷伺候舒服的故事。
心理学上有一个得失效应,如果你始终对某个人持肯定态度,中间否定一次,那么他会记住否定,而忽略之前的肯定。很显然,这位编辑的脾气,是被85年上司以往无原则的谦让惯出来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家公司,都给了年轻编辑充分的自由和成长空间,也给予他足够的认可和尊重,可他并没有意识到公司付出的心血。
让我意外的是原文评论,很多95后年轻人,对发文作者冷嘲热讽,说他LOW,认知程度低,没有能力领导下属,甚至由此抨击中年人迂腐弱智。
我理解刚工作的大学生,对职场氛围有诸多不满,也理解新一代年轻人无法掌控话语权的愤懑,但我必须要说: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人,走到哪里都没人敢领导你,社会不是保育院。
95后,个性飞扬,创造力强,敢于对不合理说不,是风头正劲的后浪,社会需要这样的活力。但不少年轻人过于自我,蔑视规则,又给别人出了难题,产生很多矛盾。
今天,我就这件事,提几点看法,权当良言相劝:
1、说辞就辞,到底凭借能力出众?还是年轻冲动?
这名95后编辑,点子多,思路广,但本该由他完成的排版、修改错字这些细节,他从不当回事儿,还让其他几位也是年轻人的同事代劳,同事都在容忍他。
我不想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乏味鸡汤,可是作为新媒体编辑,检查错字属于基本功,要求真不高。事业刚刚起步就想抓大放小,锻炼的并不是战略眼光、恢弘格局,而是马虎习惯!
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挡板,木桶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真正出类拔萃的人,都亲力亲为从细节做起,为自己搭牢不带裂纹的阶梯,才能保证持续攀爬。
受点委屈炒上司,心情不好炒上司,一言不合炒上司,是很多个性青年的真实写照。但你要明白,山外是青山,天外是苍天,世界上从不存在只有你才能做的事。
敢于裸辞,未必真的能力出众,只是棱角出众罢了;未必属于破釜沉舟,只是年轻还有试错成本罢了。
被年轻人嘲笑窝囊的80后,十多年前初入职场时,也是自我中心,难于管理。今天他们步入中年,不用谁来管理,自己就学乖了,因为无路可退。
同样,今天的青年也要熬到中年,也要面对00后、10后一波又一波的抢滩登陆。
所以,年轻没错,谦虚低调同样没错。
2、做事效率高是一种能力,但理解沟通是兑现能力的桥梁。
不管你在集体中多么重要,你都只是其中一员;不管你有多硬核,你都只是链条一环。
这位95后编辑,写文章总能抓住读者痛点,总能找到花样翻新的点子,的确掌握了核心能力。
但是他所展现才华的平台,是公司资源提供的,连他文章的排版,都是同事代劳的,如果让他独立运营所有事务,光每天排版分发,就足够让他掉头发了吧?
这个世界早就不见单枪匹马,更不存在永动机式的闭环生态,举个例子,没有咪蒙,杨乐多是谁?
人猿时代,雄性负责打造工具,围剿猛兽;雌性负责分配食物,照看婴儿。正因为各司其职,才进化成今天分工细化的人类社会。
所以,沟通能力特别重要,人类创造出语言和文字,不就是为了理解和沟通吗?
可现在个别年轻人,不太具备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
独生子女的娇宠,宅文化的熏陶,物质生活的充裕,让不少年轻人走上社会仍旧我行我素,他们想靠自我定义改变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
我要说,对于传统积弊,需要干净血液来净化,但绝不等于乱泼鸡血,让人避之不及。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也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虽然存在一些代沟,但好东西能一代代传承下来,起作用的还是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
85年的上司正因为理解95后下属的想法,才给予他自由,也正因为尊重下属,才在意见相左的前提下开讨论会,而不是独断专行。
可年轻下属并没有理解上司的一片苦心,反而玩了一把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甩手一走,保证前途一片光明吗?他并没有表现出哪怕一点点儿自我反思,如果您是位理智的读者,会明白再找一个把这位95后当爷供着的公司,有多么难。
我对这位年轻人的情商不太认同,有想法不憋着没有错,个性当然也需要尊重,但前提是,你要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
摔桌子走人,再能理解你的人,都没法替你搭建桥梁。
3、展现自我最好的方式,是证明,不是任性。
95后下属炒了85年上司,认为上司能力不配管教自己;85年上司,在文末,把矛盾总结为代沟,认为之前给了下属太多自由,反而让下属失去了对自己权威的认可。
其实这位85年领导绝非一无是处,他是硕士毕业,多家企业历练,有丰富经验。而且和60、70后比起来,他更容易理解90后,不想靠教条管理约束对方的创造力,才采用放养式管理。
但是下属完全没领情,还拍桌子走了,这让他万万没想到。
他在网上写出这篇文章,又成了众多95后的出气筒,很多年轻人连内容都没仔细看,上来就是一顿喷,理性声音很少,让他更没想到。
年轻人讽刺他最多的话就是死板、没用,把他当成“迂腐旧势力”的靶子。
其实,年长的人,绝不是年轻人想象的没用阶层,而是早就无声无息中扛起了大梁。
现在的中年人并不是怂了,年轻人的叛逆和放飞自我,中年人都曾拥有过,年轻人受的委屈吃的亏,中年人都咽过。只是人到中年自然懂得蓄力于内、重剑无锋,他们经过岁月洗礼,已经明白口号不如行动,盛气凌人不如脚踏实地,宏伟蓝图不如摆出事实。
举例说,年轻人喜欢的头条、淘宝、微信、抖音、美团等等,不都是这些“迂腐”的中年人创办的吗?
所以,目中无人时最好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平庸的人能够成为我的上司?
也许对方不如你有创造力,但对方沟通协调的能力远胜过你;也许对方不如你有棱角,但对方的亲和力与组织能力远强于你;任何你觉得对方不该拥有的一切,他拥有了,都必然有强于你的优点。
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在生活淬炼中寻找答案,这比脑袋一热收获更多。
结语:没有任何一株花只为你绽放,但姹紫嫣红一片海,可以将你淹没在美丽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若多了解过去,会发现,每一代人都会看轻下一代,所以有了一代不如一代的说法;每一代人也会瞧不起上一代,所以贴了冥顽不化的标签。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独特的历史使命,谁都没垮掉。消除代沟,填平沟壑,是承上启下的前提。
今天85年上司和95后编辑的矛盾,不过是当年80后和70、60后矛盾的历史重演,也不过是90后和00、10后摩擦的提前预热,哪一代人都做不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有换位思考,有效沟通,才能弥合分歧;只有收敛自我,尊重他人,才能成就明天。这一点,对缺乏人生经验的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
把小我融入大社会,终有一天,会看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天地。
当然,还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生命韧性。
——END——
作者简介:妖明岳,每次下笔,都会忘记照镜子烦恼的老青年,多篇作品发表于省级以上文学刊物,现专注于情感观点、成长励志领域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