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热浪滚滚。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家里收麦的情景,湛蓝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一望无际的麦田在阳光映照下犹如一张金光灿灿的毛毯。金色的麦田和蓝蓝的天空相连,美不胜收。
那时候没有联合收割机,收麦子需要好几道工序。先是割麦,熟透的麦子谦逊的低着头,金黄的麦田,大人们戴着斗笠,半裸着脊背,在热辣辣的太阳下挥舞着镰刀,刀落处一片片沙沙沙的响声。还记得麦收季容不得耽搁,一年的收成就趁着好天气颗粒归仓,俗称抢种抢收,所以天越热大人们越发干的热火朝天。第二道工序是捆麦,割倒得麦穗要用事先搓好的麻绳捆起来,麻绳要提前用水浸湿,软软的易打结,捆麦结实给力。第三道工序是运麦,打成捆的麦穗,成捆成捆的装上车,用人力车或者牛车拉到场院里,码好垛准备脱粒。第四道工序是打场,也就是脱粒,场院里扫的干干净净,放着已经准备开工的脱粒机,它就像个铁疙瘩杵在那里,因为它只能脱粒,所以需要很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工,因为需要人手,我和哥一般请假来帮忙,父亲负责往脱粒机的大嘴巴里填麦穗,母亲负责把麦粒、麦糠扒拉出脱粒机,哥哥负责用叉挑麦杆子码成麦垛子,我负责给父亲运麦穗,一般姨家姑家的表哥表姐也会来帮忙,一家人全副武装,只漏出手和眼,一是因为麦芒很扎人,二是因为脱粒机干起活来,整个场院就像万马奔腾的疆场,麦尘飞扬,不把自己包装好,等打完场整个人都灰头土脸无法辨认。第五道工序是扬场,通俗讲就是把脱完粒的麦子和麦糠清分出来,扬场是个技术活,不仅需要个人力量,更需要技巧,而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还要有风。一个人负责装簸箕,一个人负责甩簸箕,因为麦糠轻,借着风力麦糠飘到一侧,沉甸甸的麦粒落在地上,清分出来的麦粒直接在场院晾晒几天就可以颗粒归仓了。
每每扬完场父亲蹲在麦垛子上,欣喜的望着满场院的麦粒,从他的眼中我看到了"仓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那份踏实,或许此时此刻的父亲也是最富足,最踏实,最喜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