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的6月4日是我的生日。近几年来,老师待遇好了,每当生日这一天,我都会收到单位给我订的生日蛋糕和几朵玫瑰花。
望着那娇艳欲滴的玫瑰花和香气扑鼻的大蛋糕,幸福瞬间溢满了心田。感谢领导对我的关怀,以后我定会不负众望,加倍努力工作,为我校美好的明天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但我更要感谢给我生命的母亲。听母亲说,我没有在老家出生,而是在父亲工作的地点——湖北沙洋降临人间。当时,父亲突然患病住院,奶奶在老家照顾一家老少七口人的饮食起居,无暇顾及月子里的母亲。万般无奈,无助的母亲硬撑着瘦弱的身体既照顾父亲,又照顾长我六岁的哥哥和嗷嗷待哺的我。适逢大热天,她不得不一次次地用冰凉的水洗衣做饭,为此,母亲落下了终身难以医治的月子病——胳膊疼痛麻木,尤其是在下雨天更为严重。
在我双满月后,父亲将我们娘仨送回老家后又返回工作岗位。母亲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家,一路的艰辛,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母亲本就体弱多病,再加上月子病,她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但为了养育我们姊妹几个,她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终日在田间辛苦劳作。忙碌了一晌的母亲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可她却顾不上休息,急忙下厨给我们做饭。但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家里的细粮所剩无几,粗粮虽有一些,但并不是绰绰有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少次母亲为无米下锅而一愁莫展。听母亲说有一天中午家里实在找不到任何吃的东西,她不得不去隔壁家借一小瓢红薯面。那顿饭母亲给我们做了红薯蒸面条,做好后她连一口也舍不得尝,自己悄悄躲进了里屋。待母亲出来时,饥肠辘辘的我们已将面条一扫而光。幼小的弟弟还说没吃饱,硬拉着母亲的衣角要东西吃。望着面黄肌瘦的弟弟,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嘴唇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直到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的生活水平才慢慢有了改善。记得刚承包土地时,农民最热衷的是种烟叶,因为烟叶周期短,见效快,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那时候,我家春季也要种上一二亩烟,这可忙坏了瘦弱的母亲。可以说,从育苗、移栽、除顶芽、采摘、拣烟、卖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尤其是摘烟叶更是一个辛苦的活儿,如果有一千颗烟,母亲每次都要把每一棵采摘到。烟叶拿回家后,母亲还得用烟杆把烟编起来,才能装进炕烟炉里烤。
烟烤完后,母亲要根据等级一片一片挑拣,捆绑成一把一把的,整理好后打包才可以出售。烟叶卖掉后,如果能卖个好价钱,母亲就会顺便买些日常用品或者我们需要的东西,但她从不考虑给自己买东西,除非碰上服装大减价,她才舍得为自己买件廉价衣服。记忆里,直到我大学毕业,母亲连件毛衣都舍不得买,即使三九寒天也仅穿个空筒袄,冻的双手又红又肿,谁见谁心疼。
可是,种好那几亩烟叶、小麦等责任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要种地就要犁地,而犁地就需要耕牛。当时,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和四叔、五叔家轮流养一头牛。轮到我家时,母亲除了种庄稼做家务之外,还要兼顾割草喂牛。那些年,为了家人的岁月静好,母亲总是忙得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没有片刻休息时间。炎炎夏日,当别人在休息时,母亲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挎个篮子去地里割草。好在,母亲干活麻利,不到一个小时,母亲就扛着满满一筐绿油油的青草匆匆回来。到家后的母亲来不及休息,立即洗草、剁草、喂牛,甚至有时还要牵着牛去池塘里泡澡。深秋后,母亲常于临睡前在牛屋里垫上一层土,供它晚上拉屎撒尿后还能有干燥的地方休息。第二天早上喂完将牛牵出去,再把垫在地上已经湿了的土和牛粪一起铲出去。
“覆牛畏严霜,爱之如爱子。”母亲像对待自已孩子一样,总是对牛百般温情地呵护,一来二去,牛见了母亲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发出哞哞的亲昵叫声,有时还伸出舌头舔她的手。在农村,养牛都是男人们的事情,很少有女人与牛朝夕相伴。可是,父亲长年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为了一家人丰衣足食,看似柔弱的母亲硬把自己逼成了一条女汉子。“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母亲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母亲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长年耕耘劳作,辛苦地奉献着。看到她那沧桑的眼角爬满皱纹,曾经细嫩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粗糙,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辛酸不已。我天天盼着放假回家能给母亲搭把手,可真正回到了家,母亲只要发现我在看书学习,她就不忍心让我下田干农活。母亲常对我说:“喜欢看书是好事,只要能学进去,我砸锅卖铁都供你。”母亲的一句话,就像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温暖了我的内心;给我无穷的力量,给我莫大的动力。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发奋学习,不仅为了自己未来有个好前程,更是为了"报得三春晖"的养育之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母亲为我上学真是操碎了心。小学、初中要上早学,为了不让我迟到,她早上四五点钟就会醒来,再也不敢入睡,生怕错过了喊我起床的时间。等我走后没多久,母亲就赶紧起来做早饭,待我放早学回到家,热气腾腾的稀饭已经盖在锅里,而家里已见不到她的身影,因为她早已去了庄稼地。多少次,我端起饭碗,满眼含泪,为了这个家,我那含辛茹苦的母亲何时才能歇息一下疲惫的身体?
后来我读高中去了外地,母亲不再这么辛苦早起,可是我用钱的数量增多了。每隔一个月,我就回去伸手要钱,家里有了还再吧,若是没有,母亲就跑东家,借西家,说尽好话,陪尽笑脸。好在,善良的乡里乡亲们没让母亲为难,许多次她都能满意而归。可有一次母亲眼里噙着泪水,空手而回。望着一脸委屈的母亲,我的心如针扎般难受。我伤心地对母亲说,这学不上算了,免得借钱看人脸色。谁知我的话激怒了母亲,她气的像一头咆哮的狮子,冲我大喊道:“我说过,再苦再累都要供你上学。”说完话,母亲又匆匆出去了。我心里明白,母亲又去借钱了,不知这次能否心想事成?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还见不到母亲的身影,我坐立不安,心神不宁,不停地向外张望。
终于,母亲回来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盛开的花一样。看她高兴的样子像是借到钱了,果不其然,母亲一进屋,就兴奋地掏出一张大团结,并用欢快的声音对我说,钱是从小张那里借来的,碰巧小张妈走闺女家,闲聊了一会儿,耽误点时间。母亲还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小张妈一再嘱托小张,早晚你二奶有困难,记住伸出援助之手,闺女上学是好事。再说了,谁没个三灾八难,若非钱不凑手,你二奶也不会来求你。小张妈的一番话让我的心里暖洋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小张平时大大咧咧,说话就像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衣着不讲究,可她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后来许多次,但凡母亲遇到难处向小张求助,她都会慷慨解囊,助母亲一臂之力,帮助母亲渡过难关。
多年后,母亲仍对小张念念不忘,我知道母亲一生重情义,懂感恩,善良,贤惠,于是,在闲暇之余,我常宽慰母亲,小张还是有好报,现如今,她的儿子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你说这不是福报是什么?
母亲操劳一辈子,尝尽人间的苦,历尽生活的难,终于在晚年等到了好日子——父亲的工资涨了,儿女们也各自成家了,按理说母亲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了,可天不遂人愿,疾病又与母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坚持看病服药到前年十月底,终因心肺衰竭,无力回天,最后撒手人寰。
母亲走后,我的生日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望着那芳香四溢的大蛋糕,我多想让她尝一口,可这小小的心愿却变成了奢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就像撕裂般疼痛,悔恨、内疚、自责一齐涌上心头。今生,我欠母亲的太多,怎么偿还都不够。若有来生,还做母女,不求别的,只求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再好好孝敬我那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