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常美好,因为还有诗和远方。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了一句话,挺有感触:
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有什么资格谈论诗和远方?
说的就是很多人,家中父母节俭度日,奋斗一辈子,劳作一辈子,就是为了给子女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然而很多人生活却铺张浪费,即使工作了,不仅不能照顾家庭,甚是还是不断向家中索取,来满足自己诗和远方的生活。
你把生活过成了诗,却让父母活在苟且之中。
那么,又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把生活过成诗?
因为我们的世界一直定义着“好”的追求。什么是好的生活?大众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定义,美景、美食、美人。
我们的杂志、书籍、自媒体,整个世界刷着美景,晒着美食,谈论美人的时候,谁愿意听你说着蓝天带来的的广阔;谁愿意看你说着一条溪水带给你的清澈;谁又愿意看你青菜萝卜的平淡生活?
我们的世界的价值观说着那些优雅的阳春白雪,谁又想看看平凡至极的下里巴人?但是那些优雅不过是10%的人生,但是却做到了让90%的人艳羡不已。
接下来整个世界疯狂向那10%学习,也想把生活变化成美丽如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吃饭必拍照,拍照必发朋友圈。并且加上美美哒的自拍还有超级幸福的文字。这个时候,炫耀的目的有时候更重于这顿饭的重要性,好不好吃不重要了,看着好看和看着好吃才重要。
不然那些人吃着外卖盒饭,青菜萝卜的时候怎么就不拍了呢。要拍就拍美食,这种屡见不鲜的习惯曾经让不理解的外国人认为我们的手机有杀菌功能,吃之前要先拍一下。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旅游也必拍照,拍照必发朋友圈。不是美景不拍,图片也要P一下,不是美成摄影师的拍的效果不发。最后一定会加上定位,最好的外国,不是外国,也要是国内著名景点。
然后等待着别人评论,等待着别人羡慕。时不时拿出手机看一看,来满足自己的那膨胀的被羡慕感。
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不断发自拍,美颜美了几次都不知道了。然后等着别人在下面评论着,哇,美女。除了发自己的自拍,还有发跟长得好看的闺蜜的自拍,或者发跟对象的自拍,长得丑可能就不发了。
那么多自拍,却很少看到跟家人的自拍,跟父母的自拍。是不是他们眼角的皱纹和暗淡的皮肤,没有了想合照的想法。
希望生活有诗和远方没有错,希望生活充满了美景美食和美人,也没有错,但是真正的诗和远方,在于内心的世界,在于静态的感受,不在别人的羡慕和赞叹之中。
世界总有人非常在意他人的眼观,甚至已经到了疯狂地地步。
曾经看过这么一部微电影:一个男生家里非常穷,父母费劲心思,终于可以让孩子上大学,男生也非常争气,从北方的农村考上的南方的大学。上大学后,他全身心投入学习。本科结束后,他继续考研究生,考博士,学业很顺利,毕业后也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学历高,能力强,来自南方的大城市,家境好,父母都是大学教授。
男孩和女孩恋爱了,之后在他们在工作的城市结婚了,女方家里来了很多人,男方家里都没有来人,甚至父母都没有请。男生回答路途遥远,不方便,其实是他很害怕别人知道两家的家境悬殊。
后来女孩怀孕了,男生工作忙,不能照顾,男生的父母曾想过来照顾女孩,男方执意拒绝,不让父母过来。女孩的父母看到女儿没人照顾,也想过来,男生也是不让,说自己可以。
后来,男生在上班的时候,女孩在家中不幸早产,幸好邻居看到,没有出现生命危险。
有时候比穷更可怕的是,你害怕别人知道你穷。虚荣感是男生无法跨域的心结,他以为切断和家里的联系就能改变自己的家境,甚至满足自己完美人生的虚荣之心,但是也差点危机爱人的性命,甚至毁掉自己的人生。
把生活过得让人羡慕曾是很多的人所追求的。
你要的诗和远方,本身不难。
生活如诗,那么就保持优雅地生活,活出景致的自己。除了工作,保持阅读,让平静和充实占领生活;保持锻炼,一个如诗的生活,应该有一个美好的体魄;保持有趣,时刻微笑,时刻沟通,时刻发挥创意,点亮无奈和死寂。
向往远方,那么就放宽自己的心胸,心才能带你看世界。穷有穷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去哪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敢走的心和广阔的见识。远方不仅是遥远的地方,更不是想走的时候,可以休息的地方。
诗和远方,不在于比较的虚荣感,而在于内心的感受。美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幸福更不在在别人的言辞之中。多少人即使足不出户,独身一人,生活平淡,收入微薄,但是整个世界对他而言都是美好如初。
什么时候活给自己看,而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时候,生活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