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究竟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能力?
小时候对幸福的理解,是狗追尾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成年后,却觉得幸福是需要能力的,同样的困境对于拥有幸福能力的人而言,总是津津有味,对于不幸的人,真是处处扎心。所以古人常劝说“不以物喜不已己悲”,不那么在意得失,这么说是为了使不幸的人无尽延长幸福的状态吗?
幸福是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是初来乍到的欢喜,在生物、社会、文化层面都存在不同的界定标准。那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究竟是看他的内心是否发自内心的得到满足,还是看他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财富和声望?换言之——幸福是否是身外之物。作为一个集所有美好幻想于一身的概念,幸福怎么能轻易被别人夺走、被外部环境左右呢?幸福应该和梦想一样,成为一种内化的力量,由此可见,幸福绝对不单单是社会地位、财富、声望。
吕底亚的国王克洛苏是史上最早开始思考幸福的有名人物。一次,梭伦拜见国王克洛苏斯,国王问索伦,谁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云云。结果梭伦回答了一些毫不相关的屌丝——特拉斯,因为他人品好,与家人友爱,热爱祖国并且为此奉献生命。还有另一对兄弟俩,弟兄和睦,为父母奉献生命。毫无疑问这回答把国王气炸了,但没毛病的是,国王的结局确实也挺惨,成为战俘被烧死了。
且不论梭伦的幸福观,这故事潜藏着一个道理:人生变化无常,幸福却是一个一体两面的东西,幸福的背面是灾祸,得到幸福时承受多大的幸福,失去幸福时就会忍受多大的痛苦。原来变化和得失才是人生的常态啊。
所以,幸福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幸福是拥有应对得到幸福和失去幸福的能力。因为活着,所以有了拥有虚幻幸福的可能,而遇到灾祸也就成为稀松平常的事了。如此想,也就不必焦灼的想着要得到幸福,因为得到幸福前,不妨想想失去幸福时所遭受的痛苦。至于那些后人认为一生幸福的人,要么是英年早逝,要么是死得其所,当事人幸不幸福早已成为谜题。所以幸不幸福的标准因个体而异,“我”的主体将赋予他一切意义。去构造自己的原则,完善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的信念,就是每个个体生命一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