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跟家乡远隔千山万水,阔别家乡数十年,但每当想起在家乡时母亲做的家常菜,我就觉得那些菜香扑鼻而来,纵然山高水长,也难以阻挡。
说起母亲做的芋头丁蟹螯肉丝豆腐汤,有人可能认为做这道菜很奢侈,因为其中的芋头和豆腐确实不要花多少钱就能买到,但螃蟹现在一斤要数百元,哪个工薪家庭和农家吃得起?其实我家那时要吃螃蟹还真容易,因为我二哥跟村里一个叫蔡根银的姨父一起张螃蟹。
那时在家乡苏北平原(现在叫苏中地区)兴化里下河的蚌蜒河里,螃蟹多得扎实呢,而且个大味鲜比起阳澄湖大闸蟹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到秋天时,蚌蜒河畔每隔一二里,就会有一个窝棚,那是供捕蟹人住的。我二哥跟蔡根银姨父晚上就住在我家屋后蚌蜒河支流的河边窝棚里,到傍晚,他们还会在稻稳子昂起的烟火上熏黑浸湿的粗草绳索,叫烟索,专门从河这边的水底下横亘到河那边,到晚上螃蟹就会遇到烟索沿着烟索的身子爬行,一直爬到有拳头大的网眼的捕蟹网罾,螃蟹铁定跑不掉。不管它们平时多么横行霸道,到了捕蟹网罾里,即便它们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休想肆意妄为。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蚌蜒河畔熏黑烟索时,那一堆烟火堆就会隐隐地喷出些微的火舌,袅袅升起的的乳白色的烟雾在玫瑰色的夕照晚霞的映照下,好看煞人,那时蚌蜒河畔每隔一二里就会有这样的情景,给兴化里下河水乡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那些螃蟹在蟹笼里也是不甘心地辗转腾挪,它们再也不能横着走,嘴里冒出泡沫,也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真是时间越久螃蟹的形象在我心里越来越鲜明,一辈子也忘不了。每当这时候,我的母亲和二哥以及蔡根银姨父就会从蚌蜒河畔栩栩如生地向我走来,尽管我的母亲和我的二哥已经不在了,我今天写的东东还是敬献给她们,英灵不远,伏惟尚飨,伏惟尚飨!
捕的螃蟹当然大部分都拿去卖,以此来贴补家用,那时物质匮乏,卖螃蟹的钱真是救急了,母亲只舍得拿少量的螃蟹来吃,或清蒸蘸着姜末盐巴吃,或者红烧螃蟹汤吃。但不管让我们怎么吃,母亲必定把螃蟹两只螯和八只腿留下来,她把螃蟹螯和腿上的雪白的蟹肉剔出来,二天切一些芋头丁,买几块豆腐,豆腐用刀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四方体,然后母亲把芋头丁和豆腐汪好,等到锅里的芋头丁豆腐汤烧开后,她就将那那些如洁白的丝线的蟹肉丝撒到锅里,用铲子搅拌均匀了,也不用放什么酱油和菜籽油等佐料,只要再放些盐末到芋头丁蟹螯肉丝豆腐汤里,那种鲜美的滋味不要说吃了,光是闻一口那种扑鼻而来的母亲做的菜的味道,就会让你口水直流,好像银河落九天。如果你吃的话,那更不得了,简直好吃的妈妈好吃煞人,在这时候哪个去冷不丁抢你的筷子不让你吃,你肯定会跟哪个急;而且你吃过以后,再吃别的菜,哪怕是山珍海味,你也会觉得味同嚼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螃蟹太鲜美了,芋头丁螃蟹螯肉丝豆腐汤就靠螃蟹螯肉丝来提鲜的,你再吃别的菜,肯定不觉得有多鲜美,这就是家乡的至正至真的美味佳肴的无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