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学习的孩子和不会学习的孩子的区别
并不是考好了就一定有好的未来,不要欺骗孩子。
学习是必须由孩子自己来解决的,课题不是为别人而学,谁都无法代替。
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了一所好初中而从此一帆风顺,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却不对孩子说实话。如果孩子形成了学习是为了获得表扬之类的想法,那么在他觉得升学考试希望不大的时候就会放弃学习。这样的孩子并不知道通过学习会体会到获得新知识的喜悦,这种喜悦与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获得有形的回报没有关系。
要想感受到这种喜悦,必须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努力,有时也会感到非常辛苦,而这正是父母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父母能够告诉孩子学习,绝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
这种话不要仅仅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讲,平时也要找机会说,这是父母为了让孩子获得学习方面的贡献感,所能做的事情。即使是头脑聪明,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如果只知道考虑自己,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虽然知识和经验有所不同,但作为人绝对平等。懂得获取新知的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孩子学习轻松,成绩优异,升学有望,孩子和家长自然能够相处的其乐融融,幸福度日。但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学习上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任何学习困难的孩子极少。
父母原本出于为孩子着想的一些言行,反而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父母应该认真思考一下,究竟该如何正确的帮助孩子。
学习是必须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解决的课题,即使不好好学习,导致成绩下滑,责任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承担。几乎所有的人际关系上的麻烦都始于对别人课题的介入。所以父母不要干预孩子的课题。
如果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即使无人强制,也会主动学习。
假如说孩子不学习,父母有责任的话,那就是父母没有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学习的喜悦和获取新知的快乐。学习并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不懂得学习是为了贡献于他人和社会的孩子,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马上就会放弃。
没人愿意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孩子也是一样,那些认为孩子不如自己,小瞧孩子的父母,即使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孩子也听不进去。
父母们有没有因为眼前的事情而忽喜忽悲呢?孩子的存在本身就非常可贵。
开口便只谈学习的父母,肯定很烦人,即使有需要,孩子恐怕也不会向这样的父母求助。要想帮助孩子,就必须让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家长都具有良好的关系。
批评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父母批评的越厉害,他们反而越要去做。
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家庭或学校里的存在感。
对孩子来说,学习和升学是无法回避的,人生课题,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一个在其他方面没有自信的孩子,不可能唯独在学习方面有自信,父母帮助孩子树立勇于面对人生课题的自信,如此以来,孩子肯定也能够很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数学考试竞争很激烈,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人生就只有竞争,要让孩子明白,周围的人并不是对自己虎视眈眈的敌人,而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准备向自己伸出援手的朋友。要教孩子,乐于帮助他人,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但却只知道为自己考虑的人。
父母在平日里必须关注孩子所做的贡献,并且这种贡献并不仅仅限于孩子的实际行动,还包括孩子本身的存在。具体的对孩子说谢谢,或者你帮了大忙了之类的话,听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贡献感,进而体会到有所贡献的自己是有价值的。
孩子平安无事地活着,这本身就很可贵,有些父母只顾眼前,因为孩子的成绩而忽喜忽悲,希望父母们不要用自己过高的期待去挫伤孩子的勇气,而要放心大胆的让孩子独立完成他们自己的课题。
学习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绝不可以养成只有父母监督才学习的习惯。
如果对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按照目前的学习来看会怎么样"之类的话题,孩子也许会把父母的话理解成讽刺或者威胁,根本听不进去,而如果平时就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不会把父母的话理解为讽刺或者威胁。父母干涉孩子的学习,是因为不相信孩子。父母必须停止唠叨,改变一下之前的做法,只要相信,宣布明天好好学习的孩子,并鼓励他说那就好好干吧。
学习原本就是为了获得新知,所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当然,掌握知识需要付出努力,但学习绝不是令人望而却步,或者必须拼命忍耐的苦差事,如果父母认为学习艰苦,那孩子也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
也有人认为,现在虽然辛苦,但如果拼命努力学习,日后就能够轻松生活,我却认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想要跟孩子讨论学习是怎么一回事?父母首先得正确的理解学习,同时还必须相信,即使父母不说,孩子也会学习。
学习或者不学习都是孩子的课题,孩子懂得不应该辜负信赖自己的人。
不用父母说就主动学习的孩子和丝毫不干涉孩子学习的父母都不多见。
当孩子说要好好学习的时候,你能真正信赖他们的话吗?这种时候如果有人无条件地信赖自己,那我们就会非常喜欢他。孩子在学习中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并且孩子们也懂得不应该辜负信赖自己的人。
关于孩子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孩子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孩子不学习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最终会降到孩子自己身上,不学习的最终责任也只能由孩子自己承担。
希望父母们相信孩子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并默默守护。同时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
多数情况下,孩子的一些不当言行,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父母不要去训斥孩子,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一直在关注她,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信赖孩子的话,孩子也一定不会辜负父母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