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王祥卧冰,也就是卧冰求鲤,出自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
王祥卧冰或卧冰求鲤,是古代二十四孝当中的一个故事,其中不乏神话的色彩。对于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孝不是交易,不是交换。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祥以德报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侍奉长辈的精神仍然有可借鉴之处。
成语中的主人公是王祥(180或184年-268年),字休征,西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市西孝友村)人,是汉末-魏晋之际的政治家,因“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或称王祥卧冰)”的故事,后世被尊为“孝圣”。
王祥,早年丧母,对继母朱氏仍极孝顺。东汉末,他隐居二十余年,屡征不就。曹魏时出仕,历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封睢陵侯。西晋代魏后拜太保,进爵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卒,年八十五,谥“元”。有遗训《训子孙遗令》传世,提出“言行可覆、推美引过、扬名显亲、兄弟怡怡、临财莫过让”的“五至”家训,被琅琊王氏后世奉为家风圭臬。王祥是“琅琊王氏”成为顶级门阀的奠基人;其孝友风范与“五至”遗训,使王氏此后三百年“爵位蝉联、人才辈出”,对魏晋南北朝政治、文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