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二十年前说起。自从成为一名初中生(有了分科开始),我就深刻意识到,我不是学文科的料,尤其是政治和历史,绝对是我十年寒窗里最大的悲剧。怎么说呢,理科有多好,文科便有多烂,妥妥是我求学生涯最真实的写照。
事情进展到十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带着一腔热情进了银行,天生对数字的敏感性让我在各种业务和报表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期间做过柜员当过客户经理,无论是前台的会计传票还是信贷部的企业年报,我都上手的飞快,到哪都是领导的放心放心再放心,于是我天真的以为,我就会一直这么开心的做下去。
事情进展到四年前。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我被调去了监察部门,当时的第一反应是OMG!这一堆堆的讲话和文件都在说什么!纪委会上大家到底在谈什么!我该做什么!于是我开始陷入举步维艰的状态中。尝试过每天看新闻联播、读报纸、抄讲话稿,都不能让我那根政治神经开哪怕一点点的窍。尤其是每每领导让我写材料,真的是呕心沥血绞尽脑汁,完了换来一句“你这高度还是不够,再拔高一点,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blah blah blah”,我整个人真的是无奈且崩溃的。就这么折磨的过了三年多,我以为我已经黔驴技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计划外的事。
事情最后进展到20天前,别的部门请我们部门去讲党风廉政建设的课。一般这种课都是领导去讲,因为有高度;或者是案件部的人去讲,因为有实例,比较生动。然而那天不知道什么情况,领导突然让我去。我当时真的是一脸懵X,Excuse me?我到现在自己还没整明白呢,我还能给人上课?然而剑已出鞘,除了硬着头皮上好像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曾经有朋友说过我,阶段性行动力十分之强,比如要准备个什么考试,我就是那种在前一个月内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为跨过及格线的突击型选手。所以为了准备这次我丝毫没有底气的授课,我找了一堆文件,每天回家把娃哄睡后就是埋头写讲稿和做PPT,从最初的无处下手到最后写了7000字的稿子,并且在家模拟了很多遍,今天才有勇气踏进教室的门。
因为事先练习过,所以自我感觉除了紧张语速有点快导致课程结束的比预计的早,中间破了几次音,好像没出啥大的纰漏。在讲完课的一瞬间,不仅仅是有一种任务完成的解脱感,更加明显的是自我突破的满足感。更没想到的是,课后从校长到班主任,居然都来表扬我,说我台风稳健不怯场说的十分接地气,给我感动的热泪盈眶。曾经学生时代的我,怕是怎么也想不到有这么一天,我会在讲台上给别人讲授党风廉政建设吧。
从量变到质变,看似是一瞬间,实际上量变的基础要非常扎实。这将近四年来,我原本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步,但是通过今天跨出的还算成功的一大步,真的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和鼓舞,有些日子你觉得苦,其实是因为你在突破你的舒适区,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十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