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已经成了近两年商业圈中最火爆的词语,甚至到了无商不谈的地步,新零售生态商圈的打造也成为很多寡头企业布局的重点区域。
目前,母婴产业的众多品牌纷纷布局新零售生态,从市场的横向纵向、前期后期等多维度开始打造自己的商业生态圈,比如:孩子王的私域流量开始对外开放,赋予自己媒介及电商平台属性;妈妈网以工具为抓手,联合外部机构,通过跨界合作来强化服务,形成生态闭环……。
其实无论是综合电商也好,垂直电商也罢、线上的线下的、服务的零售的,都在谈一个问题那就是母婴产业的新零售生态圈,他们要么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层,要么通过合作联合组建新生态圈层,那么这个生态圈层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与母婴产业的新零售到底有什么关联性呢?
2010年后母婴产业进入爆发时期,电商也成为母婴消费的主要场景,垂直细分的母婴电商、工具以及社区APP纷纷涌现。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母婴产业的边际实际上也在不断的扩张,由最早的奶粉、纸尿裤等婴幼儿食品用品,拓展到现在童车童床、洗护用品、备孕用品,甚至横跨家政、美容、教育、医疗等产业的多样化产品,消费场景也趋于发散。
这其中,消费群体的范母婴化延伸特征明显,商品几乎可以涵盖孕婴童时期婴、母、父、家人等多样化人群的多种需求,家庭作为母婴新零售场景延伸的一环已经被业内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我们可以发现,母婴产业所覆盖的人群范围越来越广,需求也向多样化细分化方向不断拓展,消费者越来越难以被打动了,消费客群越来越难以拓展了,营销成本再也下不来了,随着经济寒风的徐徐吹来,不仅仅是母婴行业,很多行业都开始重视老客户的开发和利用,私域流量一时兴起。
本质上,新零售生态圈是圈层内商家利用新技术手段对老客户的二次开发或者交换,从而降低客群的开发成本,减少运营支出。正是由于母婴产业的范母婴化发展,使得横向的客群重叠率越来越来高,人们发现你的客群可以全部重叠我的客群,我的客群也可以重叠你的客群,我们又没有竞争关系,那我们为什么不合作呢?于是,以前没有交集的两个群体开始深入合作,资源互换或者交易,其实异业就是这样的思路,只是新零售生态圈依靠的是新技术手段,更加精准更加有效而且一定是更加深入的。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全部,因为异业兴起的时代还没有新零售甚至电商也才刚刚进入状态,现代的寡头对于这种合作的需求更加深入, 就拿母婴类来说吧,比如一些媒体工具类平台,为什么要开放自己的平台,让你来受益呢?有人说是流量变现,没错,必然是这样的,那么多资本进来肯定不是为了做公益的,人家是来赚钱的;可是为什么有些商业类平台也开放了自己的平台?没错,他们也在寻求私域流量变现的可能,也在做异业联盟,增加服务项目、提升服务体验,增强用户黏度。
但根本上,他们可以形成对流量群体的垄断,通过各种手段措施甚至抱团合作,精准的把控流量群体或者说圈起来流量群体,不让其外流,其把控的越多,外部的空间就越小,这有点像终极武器的概念,一旦可以控制流量的时候,行了,对竞争对手来说将是灭顶之灾。。那你说,这会不会是大结局了呢?母婴产业新零售中开母婴店的、做产后的、搞家政的、弄早教的、推医疗的……,你们真的准备好了么?是机遇还是危机?
欢迎关注我,会陆续更新自己在实操过程中的心得和问题。
致力于母婴行业新零售生态圈的打造,做自媒体的初衷就是希望多交些朋友,多交流些想法,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价值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