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写作的巅峰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小学五年级,12岁那一年,学校作文比赛,我拿了第一。第二次是大学时候,写了一篇关于读书和旅行的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恐怖,当时还在人人网发布。
这两次都是偶然事件,并没有让我对写文章有多少概念。
直到今年我开始认真写东西,才直观的体会到,写作其实是个苦差事。
为什么这么说?
举几个例子:
星爷的喜剧之王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其中有一个桥段我很喜欢,星爷视镜表演如何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他能分解出十几种形态,大笑,微笑,癫狂的笑,有了儿子喜悦的笑,中了彩票震惊的笑,等等等等。
星爷手中始终拿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依我看,写文的作者也应该都有一本“作者的自我修养”。
同样描写一个笑容,不同的写法有不同的效果,妩媚一笑醉人,阴冷一笑渗人,手托香腮掩面笑诱人,皮笑肉不笑吓人。千千万万种笑的写法造就千千万万种情景,单一个笑的描写就让作者绞尽脑汁。
平常人看书图个乐子,但写作者看书不一样,看到精彩的情节,我们同样拍桌子叫好,然后迅速冷静下来,细细品咂为什么别人能写这么好,层次怎么设置,情景怎么描写,气氛怎么烘托,用词怎么精炼,像庖丁解牛一样,我们把人家的好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自己吃下去,消化后才能变成自己的。
有时候写作这种事儿没法教,要自己细细体会,下苦功夫折腾自己。
❤
大冰写的书很受欢迎,本本畅销。
他写的丽江除了艳遇更多是温情,他写的陕北除了荒漠更多是豪爽,他笔下的山比别人的更雄壮,笔下的水比别人更清冽,笔下的酒比别人更醇香,他写的人物是活的,景物是流动的。
不论真假,但你在大冰笔下看到了这个世界更广阔的天地,而代价就是大冰一直在路上,流浪,奔波,疲惫,想写出好文章,有骨有肉,要先磨了自己的骨瘦了自己的肉。
我有个朋友也和大冰一个路数,但他没去流浪,他写身边的人。
坐出租车跟师傅聊,在公司跟保洁阿姨聊,下馆子跟服务员聊,去搓个澡都恨不得挖点料出来,从群众中来,写百姓的事。他磨碎了嘴皮子,被人当话唠,但他写的故事很真实,尽是些家长里短,针头线脑,但鲜活的文字读起来是另一番性感。
我喜欢写故事,冬天冻僵的云会从天上掉下来,太阳下了班回去给值夜班的月亮做便当,夸父追日是因为有梦想,搜集了一夏天的阳光拿出来装点圣诞树,锅碗瓢盆开会讨论分工。看到什么有意思的都想写,我说我写文章是偷懒,什么东西拿过来都能用,朋友说狗屁,你这就是脑洞大开,一锅乱炖。
有时候写作这东西靠积累,有时候靠脑洞,但不管怎样,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路数。
❤
都说干货流,鸡汤流文章好写,其实也不尽是如此。
干货重逻辑,鸡汤重渲染。
有些人写作找到了套路和方法,取标题,分结构,摘金句,写作也能变成流水线。
但其实再好的套路也得下苦工。
写干货的人我是佩服的,即便只是拆一本书,也需要极高的概括能力和精炼能力,还需要保证写出来的东西逻辑通顺。而且干货类文章着实需要大量输入,这点一般人坚持不下来,死磕自己是干货流作者真实的写照。
有时候枯坐桌前数小时,想写的东西可能还没个头绪,有时候可能写了几张A4纸,但发现苦苦思索最后全都作废。
村上是个典型的苦行僧,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让人叹服,即便成熟如村上也不得不承认写作是个苦差事。
写作这东西,死磕自己,要保证尽量有个好身体。
❤
那为什么还要写?
写东西的人啊,都是些变态,写东西上瘾的。
我写故事,也写职场,偶尔回忆一下大学生活。
写故事的时候感觉很有趣,煮锅先生和一只狗系列算是我的典型故事,有时候为了一个情节反复推敲,修改好几遍,直到满意才能停下,但是有意思啊,写完很有成就感。
写职场和大学的时候,像解一团麻,也像翻看回忆录。自己经历的琐事,千头万绪,写作的过程就像把天上的星星一颗颗串起来,然后变成一个个好看的星座。文章写完了,感觉好极了,就像童话里说的,我的世界,星星都亮了。
所以我每天工作累得要死,依然想要写一些东西。写给自己,也写给你们。
❤
写作终归是个苦差事,但苦中作乐,甘之如饴。
我是煮酒,也有人叫我小师叔,白天集团公司培训经理,晚上埋头写作挖故事,持续写作,欢迎你常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