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家的模样》
你理想中家的模样是什么样子呢?我心中家的模样和叶怡兰在书中呈现出的画面完全契合,以至于在看过这本书后,对微博上的家装设计推荐变得不再感冒。终于找到一个真实可操作的方案!不啰嗦了,聊正题!叶怡兰曾是家装杂志编辑,之后转作专职作家,《家的模样》正是转作专职作家后的新作。
新书从缘起、态度、细节、过程、对话五方面讲述作者长达一年的家具改造圆梦之旅。
这次主要讲缘起和态度。
(下文用怡兰代替叶怡兰,只为增加阅读亲切感,其实我和作者真的不熟)
缘起
怡兰的房宅年龄近二十年,改造原因除了线路老化等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改变。原来的回字形布局,已经不能适应成为专职作家后的起居习惯。
“宜兰家的风景,很不得了。河在窗外流过,河岸有一串绿地还有老树三两,空中有飞机升降,台北市在不远的面前一列排开;冬日的阳光暖了一室,叫周遭室内颜色更加踏实,连投影都格外深刻。怡兰和她的另一半都很强调自己是南部小孩,离不开阳光……她和他争取的,就是这样一个暖和明亮可以忘的很远很远的家。”
十数年前,欧阳应霁到怡兰家做客后不久,在他的书《回家真好》里写下了上面这段话。可以想像,经过改造后风景该是多么迷人!在详细介绍之前,先为大家准备一张户型对比图。可以对比改造前后的变化,更好的理解下面的话。
态度
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当这容器能够确实呼应、合乎我们的需求与愿望,生活才能真正有滋有味、自在自得。
——叶怡兰
为了让生活的容器更加贴合自己的需求与愿望,怡兰对具体空间的陈设都向设计师提出建议。在改造之前夫妇俩人和静敏又进行一次重要的对谈,目的是让双方的想法更加统一,向设计师说明两人生活习惯,务必在新宅中能够一一实现。
厨房——改造重心。
怡兰对中岛式厨房情有独钟,在这次改造中历尽千辛万苦,终如愿拥有。其他空间的设计,围绕它延展开来。改造后的中岛,更加全能,不仅承担烹饪的重任,另外兼具吧台、书桌功能。站在中岛前的次数增加许多,慢慢的变成了全宅的中枢。
更重要的是中岛与每一个空间的互动变得更加自然默契,可以在烹饪时看着电视,欣赏窗外的风景。也可以在烹饪间隙在中岛后面煮一杯咖啡、泡一杯清茶。更可在烹饪间隙收拾即将完结的工作,因为书房就在旁边。
中岛的四周设有事先规划好的各式抽屉,台面左侧嵌入式蒸炉、电磁炉、瓦斯炉一字排开,满足不同需求。台面右侧是水槽,冷暖水皆备。台面上方则是悬挂各种烹饪器具的展架,简单直接。实用性在中岛改造中被放在第一位,触手可得被视为最佳方案。悬挂架上面一层是酒杯的好去处。分类归集、合理归纳也是这次改造的用心之处。
上图右侧的空间,就是怡兰先生的工作台,距离书房是全宅最远的距离,彼此独立,避免打扰。
起居室——够用足矣。
有别于常规思路,这次改造让原本宽敞的起居室(客厅),偏安于窗畔,得以与舒服的天光与绝美的风景为伴。在怡兰看来,以前的起居室设计有些“反客为主”,常常以接待客人为第一位。很少考虑自己的日常使用,毕竟家人才是使用这里时间最长的人。抛弃了改造前宽敞的面积,这次设计了一个小巧简单的空间,够用足矣。
由于面积减小,宽度较之前减少一半,静敏为怡兰别出心裁的设计出一款两面做的沙发,加起来宽度和以前相当,但是比以前更加灵活小巧。一边面朝电视壁炉,一面朝向餐桌。各有各的空间彼此独立,一回头却又融为一体。
书房——好生奢华。
为什么说书房和奢华呢?主要原因是位置颇佳,在静敏的设计下,将原本的厨房位置大方一笔划归书房使用,同样作用大窗、天光与景致依然优越,却终于得能与其他空间隔开,安静独立不受干扰。
书房面积近似长方形,靠墙的一边为工作台。为了不损坏墙面和整体美感,静敏推荐使用椰纤毯作为壁毯。贯穿整个墙面,既可吸音,又可做布告栏用,很是美观。
工作台对面是书架,为了方便查找资料,这次的书架被设计成两面抽取,中间无隔板。书房与中岛、餐厅、起居室、甚至是卧室的交流都不受阻碍。
由于怡兰长年旅行日本,对榻榻米喜爱有佳,这次书房地面以榻榻米为主,下面的空间可以放些不常用的资料,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收纳空间。
卧室——宁静独立。
怡兰对卧室的描述并不多,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卧室在改造前被安放在靠近阳台的位置,天光与景致很好。改造后,放在全宅背面,天光变的很弱。更换位置的原因是让卧室变得更加隐秘安静,移到背面后,景致变得很空,每天清晨不会被洒进来的日光吵醒。卧室要的本就是暗,背面刚好。
一张木床,依旧是从前的,没有变。住的时间长了难免产生感情。床的左右有两个床头柜,上面各有台灯,各有开关。友人一进来不用问便知道怡兰在左,先生在右。为什么呢,左侧柜上放的是书,右侧柜则是毛绒玩具(怡兰先生很喜欢毛绒玩具)。彼此同床而眠,但彼此习惯都恰到好处的保留着,互不打扰,宁静独立。
一个符合日常生活习惯,满足日常生活场景的设计。是我们心之所向的模样。
好了,先写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