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之后于我自身来讲是岩石层面情感的唤醒,揭开的是埋在心底从未被掀起赤裸于外的感知。我们在九零年代徜徉过,所有的小物件就可以把你狠狠推回到加了滤镜的记忆里。很多人看到电影里的那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感到难过,失落抑或无奈,这句台词丝毫没有引起我任何心情的波澜壮阔,我们早已在生活中经历过,而且是数次。至亲的人,曾经所认为最珍贵的朋友,爱人...这些都是人生必然的轨迹。不必说成是妥协,接受是难得的平静所用之处。
这部电影把时代的长河拓的远拓的宽,远是时间上的维度,宽是维度之上生长的历史和未来大小的事件:德国造,寥寥人数的慢火车,播种飞机的坠毁,煤矿,手机,留学...事物的各自发展在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对比度,这些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到乐面对满嘴汾阳话的父亲说不出一句国语;住在澳大利亚的晋生在儿子要求自由的时候,反问19岁的儿子拥有自由的时候吃什么住什么;而沈涛似乎在这道历史的洪流里没有太多的褪色,她亲手包的饺子,她养的狗,她送儿子走时坐的火车。洪流是湍急的,在这样的染缸里,大河里,我们总要试着去留住点什么,拼命地抓住点什么。
运煤的车倾斜掉落出煤块,旁人的拾捡;沈涛父亲灵堂外骑车悠然看热闹的老头。这些镜头太过于真实,无疑是两处点睛之笔。而梁子从离开再到回来,成了和沈涛之间的的确确的故人。
到乐回不去的故乡,牵挂着的无法再见人,引化了我心底对于故乡的冷漠,甚至我一度认为奶奶家的山,爷爷家的河,满山的果子,水里的野鸭,冒出松球的松树,早就消失了的杨梅树,它们才是真正的故乡。眼前的这座城市,养育了我近20年却从未被一位姑娘认真地看作是故乡。也许是那些整日要混合的水泥,建不完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遮掩了心底的某个感官系统反应。更迭的餐馆儿,改造的楼房,入驻的必胜客,引进的外城火锅等等一系列的变动,我也不清楚有那么一角的抵触感来源于什么。而取代不了这座城市的是曾经在记忆里烙下的印记,给予过的童年,它赋予你的记忆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和深刻,我现在才清楚,小城陪伴了我的成长和变化。把它所有时光都给了你,它永远在那儿等着你的,就是故乡。(影外声)
最后再回到电影里,大胆构造出的2025年再次把人带到时间的一个制高点,在那儿,我们看到不变的山河,已变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