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之首的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国力逐渐强盛,雄视群雄。
就这么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却因为亲近了三位小人而饿死宫中,国运衰败。
这三位小人何许人也?
1竖刁
他是齐国宫廷宦官,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当初,齐桓公想找个有能力的人管理后宫事务,但必须要阉割才能入宫,于是竖刁便主动自宫(阉割),进宫服侍齐桓公,这让齐桓公十分感动,得到了信赖。
2易牙
他是厨师出身,烹饪技艺很高,被后世列为“古代十大名厨”之一。有一天,齐桓公向易牙感慨,“寡人吃遍天下美食,唯独没有尝过人肉。”
易牙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博得齐桓公的欢心。后来他竟杀了自己4岁的儿子,用自己儿子的肉献给齐桓公。齐桓公没尝过如此鲜美的肉汤,便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是自己儿子的肉,为祈国君身体安泰无虞,杀子以献主公。
齐桓公被易牙杀子为自己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
3开方
开方这个人是卫国国君的长公子,作为人质被送到齐国。可是这家伙背叛自己国家,甘愿为齐桓公车前马后,执鞭坠镫。为了侍奉齐桓公,连母丧都不回去。齐桓公被他感动得稀里哗啦。
如此没人性的三个小人分别用烹子为食,自我阉割,母亡不归证明了对齐桓公的忠诚,让齐桓公坚信他们的忠诚,欲与重用。但是如此小人怎么堪得重用?为此管仲有十分明确的判断。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受相位。齐桓公问:“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请国君务必疏远易牙、卫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但是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在管仲死后即启用三个小人,最终落得君亡国衰的下场。
在现实中,也有人用类似的手段或方法对恋人对朋友对合作对象表心意和忠心,往往也会被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选择,给自己埋下后患无穷的祸根。所以对于违反基本人性常识的小人,无论怎么被感动也不要相信,依靠他们,而是坚决远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