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首先,我觉得如果按照我心里想的这样写出来,不太符合作业题目的要求,这件事对我的帮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帮助,其次,我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人会怎么想我,会不会觉得我是个不孝的女儿。
我有一个永远在生气的妈妈。
这一阵,妈妈在我们这里住。有天晚上,下班一进门,我就觉得气氛不对。她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紧锁着眉头,脸阴沉地像刮着十级黒风,双臂抱在胸前,一动不动。我进门这么大的响声,妈连头都没有扭一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轻轻地呼了出来,凑到妈妈跟前,问她怎么了,不说话。我又哄又劝半天,终于气鼓鼓地开口了:”我现在气得很。刚我出去到街上买东西,看见一个人,可像你嫂子了,我瞅着她,就等着她给我说话,结果朝我望了两眼就直接走了。我越想越生气,我有什么对不住她的地方?嗯?她见了长辈连个招呼都不打,这回我非得找去问问她,我怎么她了?她在街上见了面不搭理我。”
“你确定是嫂子吗?我觉得不应该啊。”
“我怎么不确定?她就有一件那样的风衣,虽然戴着口罩,但露着眼睛呢。”
天都擦黒了,你也不能百分百确实是嫂子,再说就算是她,在路上碰到了,一下子没反映过来,不打招呼也很正常啊,你不是也没跟人家说话吗?
“那能一样吗?我是长辈。”嘴一咧,妈哭上了。
你们说,这算个事吗?反正我要是我妈的话,我顶多心里会有点疑惑,绝不会生那么大的气,可我妈就会,任何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会让她不高兴,而且在她不高兴的时候,家里的每个人都必须配合她的情绪要去无原则地哄她,迁就她,直到她能暂时放下这件事,全家人才会跟着舒口气。
小时候,我们兄妹几个就是在爹妈的吵架声中度过的。刚开始他们吵架,我们也试着用自己瘦弱的身体阻挡一下,可都会被情绪激动地他们一个趄趔甩到一边。到后来,再吵的时候,我们几个就睁着惊恐的眼睛,悄悄躲到一个角落里,祈祷着这一刻快快结束。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大吗?
小时候,爸妈吵架时,我躲在角落里,悄悄地流泪。那时候我就发誓,我长大要么不结婚,如果结婚,我不会做这样的父母,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和我有一样的经历。
我真的做到了。也很幸运,孩子爸爸是个很好的人,事业上虽然挣不了大钱,但也在尽着最大的努力;生活上也很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当然,我毫不谦虚地认为自己也做得不错,结婚十五年,我俩从来没有真地吵过架。虽然也有不高兴地时候,但都能很快地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掉。
实际上,是妈妈的强势让我有了自己的处事方式。修补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不延续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处模式,让自己的小家庭过得幸福是我最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