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拆书|习惯回路(中)〔御书房第18拆〕

“暗示”就像开关,它会让“惯常行为”发生,习惯动作完成之后我们会得到一份“奖赏”,而这个“奖赏”会促使大脑记住这个动作,以备将来之需。

——这就是奇妙的习惯回路。

问题是,人其实就是个复杂的“习惯系统”。研究表明: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思考等有40%都是习惯性的无意识自动化行为。

从吃喝拉撒睡、到生命之花覆盖的八大方面,习惯不论大小,其回路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作用。

但我们难以觉察、特别是把每一项我们关注的习惯区分出相对应的“暗示”、“奖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拆旨在为大家提供找到习惯回路各个元素的科学记录与测试方法,以期掌控它们,为我所用。

R 阅读原文

(《习惯的力量》P279-281)

很多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习惯性暗示都可以归为以下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  所以如果你想找到“去咖啡厅并买巧克力豆饼干”这个习惯的暗示,那请在这一冲动出现时写下5样东西(下面这些事我在分析自己的习惯时做的笔记):
第一天
你在哪?(坐在我的办公桌前)现在几点?(下午3点36分)    你的情绪怎样?(觉得无聊)    周围有谁?(空无一人)          在买饼干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我回复了一封电子邮件)
第二天
你在哪?(从复印机那儿往回走)现在几点?(下午3点18分)你的情绪怎样?(觉得开心)    周围有谁?(体育部的吉姆)  在买饼干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我复印了一份东西)
第三天
你在哪?(会议室)                    现在几点?(下午3点41分)你的情绪怎样?(累,对自己正在做的项目感到激动)                  周围有谁?(其他来开会的编辑)                                              在买饼干的冲动之前,你做了什么?(我坐了下来,因为会议要开始了)
有这三天的记录,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什么暗示诱发了我买饼干的习惯,让我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有吃零食的冲动。在第二步我就发现我有这个习惯并不是因为饿。我找寻的奖赏是暂时散散心,也就是通过与朋友闲聊得到消遣。我现在知道这一习惯诱发的时间是在下午3点到4点之间。

I重述知识

“暗示”有五类:时间、地点、情绪、先前动作和人事物。

针对你的一项习惯,留意这五类情况并进行至少三天的观察和详细记录。

对比分析每次记录的相同(类似)因素,确认真正的惯常行为诱因,也就找到了暗示。

以阅读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或者像我自己的坏毛病“久坐伏案”。

可采用提问话术来尝试了解其中的可能诱因:

自己通常是在什么时间点会(久坐伏案)?
又是在哪里做的这个行为?(地点)
当时发生了些什么?是和谁在一起?自己的心情怎么样?做出习惯动作之前正在做何事?(描述具体的环境、事件、情绪等)

我的三次记录诱因相同,因此我断定一旦电脑开机,我就会乖乖呆在办公桌前不肯起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比如:你也可以换成“晚睡”。

很明显是刷手机惹的祸。

图片发自简书App

A2催化应用

请选择一个你自己的习惯,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在附表上填写记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