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庆,我家二宝提前半个月出生了,还有很多话语没来得及在陪睡时与大宝私语,二宝就这么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随之而来的是,我带着二宝在月子中心住了一个月才回家,期间大宝每天去探望一次,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的陪伴,陪她读读绘本,听她讲讲她想说的话,很有限的陪伴。那时候大宝在家特别情绪化,也很叛逆,爷爷奶奶表示很难带。从二宝出生时大宝去医院探望拒绝看弟弟,到如今二宝8个月大了依然被姐姐排斥,我只是偶尔看到他们抢东西打架时很无奈地摇摇头,也会跟大宝讲弟弟很爱她很需要她之类的话,但一直以来,忙碌的我却从未停下脚步好好想一想这个才两岁孩子的处境,她这些偏激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在渴望妈妈的陪伴和拥抱啊!有多少次,我抱着小宝喂奶,大宝兴冲冲跑过来,让读绘本,我无奈地让她等一等,有时候就不了了之;有多少次我亲吻着小宝的时候,她流露出嫉妒的眼神,渴望妈妈也抱起她爱不释手地亲一亲;有多少个夜晚,她和奶奶在另一个房间睡觉,想让妈妈搂着入眠,但终未能如愿。想来,那么一次一次的拒绝,小小人儿内心应该很失落吧。写到此处,我不禁潸然泪下……
前几天,我带着大宝读了一本《妈妈抱抱》的绘本,很有共鸣,也深受触动。绘本的作者是西条刚央,是日本最早进行母子间拥抱研究的博士,并有《母子间拥抱的人类科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基于这样的学术背景,本书的内容显得专业又真诚。
绘本讲述的是小主人公小葵有了小弟弟,妈妈因为要照顾小宝宝而无暇顾及她。受冷落的小葵很失落,耍小性子离家出走了。一路上小葵遇到了好多小动物都要求她拥抱。小葵在拥抱中感受到了爱,收获了幸福,体会到了辛苦,从而获得了成长。
首先我们来看封面的插图,妈妈抱着小葵,小葵笑得很幸福。打开扉页,则能进一步发现妈妈在忙着叠衣服,笑容可掬。多么温馨的家庭生活,满满的幸福感简直溢了出来。这是属于小葵和妈妈两个人之间的甜蜜和幸福。
紧接着画面出现了反转。妈妈还是温柔地笑着,手上抱着弟弟,小葵仰着头,眼里充满着渴望。随后小葵从渴望妈妈拥抱到赌气、委屈的眼神和下弯的小嘴。插画作者大岛妙子画风温暖又细腻,生动地诠释了儿童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一幕,对于二胎家庭而言,是不是似曾相识?
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其实这时的小葵不仅孤单,而且充满了不安全感。孩子在幼年是那么无助,多希望妈妈给予大大的拥抱来化解困难和恐惧。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恒河猴代母实验。他给婴猴找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妈妈,身上配置了装满奶的奶瓶,另一个是绒布妈妈,没有奶。小猴喜欢哪个妈妈呢?不可思议的是,小猴只是在饿的时候才会去找铁丝妈妈喝奶,更多时候则是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抱里。此外,当小猴受到惊吓时,小猴会立刻跑到绒布妈妈身边寻求安全感,紧紧抱住绒布妈妈。从这个实验可见,孩子对妈妈温暖和柔软怀抱的需求和依恋超过了食物本身。无论是小葵,还是千千万万二胎家庭中的老大,开心也好,难过也罢,只要妈妈抱抱,就能分享彼此的爱意,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建立起满满的安全感。拥抱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是爱的无声语言,孩子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小葵负气离家出走,一路上很多小动物要求她抱抱,小葵在拥抱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但随着小动物越来越多,小葵有点为难,最后不堪重负,倒在地上。这个过程小葵获得了成长,她终于明白妈妈照顾两个宝宝的辛苦和力不从心。
绘本的这个情节设计给到我很大启发,在二胎家庭中,在尊重老大的前提下,可以让他(她)适当参与老二的养育过程,这样既可以体会到妈妈的不易,也可以加深手足亲密关系。另外,父母也可以适当向孩子示弱,请孩子们给自己一个抱抱,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担当。
故事的结尾,小动物宝宝都被各自妈妈领走了,小葵一个人坐在地上无助地哇哇大哭。这时,妈妈出现了,笑盈盈地伸出双手等待小葵入怀,也就是在这最孤独无助的时刻,妈妈的抱抱让小葵感受到了重视和珍爱的感觉。
夕阳西下,在回家的路上,有妈妈大手牵着,孩子什么都不怕。这就是我们自己童年的温馨回忆,成了妈妈后,我们的爱依旧相传。
最后看封底,跃入眼帘的是妈妈抱着小葵,小葵抱着弟弟,幸福感十足。老大在妈妈的怀抱中得到了安慰和幸福,获得了满满的安全感,与此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分享以及爱的能力。这就是二胎家庭最温馨的日常了。
看完《妈妈抱抱》这本书,不仅孩子有收获,大人可能会成长更多。于自己而言,透过这本书更是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想要与残存的童年记忆和解。我比弟弟大1岁9个月(我的大宝比弟弟大1岁7个月)。80年代,那时家里的生活条件很是艰苦,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从出生开始就是不被老人待见的。没有老人帮忙,妈妈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忙里忙外,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每天累得只剩一口仙气。我能记起的画面就是炒菜时妈妈总是背着我,一只手抱着弟弟,一只手抡着铲子。虽然这么不容易,但从我有记忆以来,家里从来都是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至今,所有亲戚对我儿时的回忆就是爱哭、非常爱哭。哪有天生爱哭的孩子,不过是需求没得到满足罢了。可能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妈妈忽视了我情感的需求,也没有给予我足够多的拥抱。童年对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一直是抗拒亲密关系的。当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后,自己的处境已经足够艰难了,所以想起那个年代妈妈的所有做法,都能理解和释怀了,没有抱怨,更多是感恩她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把我们拉扯大。
我们传承着父母的坚定勇敢和爱,更要传承育儿的智慧,这样生活才有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我要多关注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多抱抱他们,说一声:“妈妈爱你,很爱很爱你”。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无论父母在哪里,他们一直一直爱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