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sting&爱笑的美璇 :
见字如面!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给人写信,原谅我拙劣的文笔。虽然我们平日在微信上交流不多,但通过对你们俩朋友圈的“暗中观察”,我猜sting应该是个爱运动、美食、喜欢花草小动物,热爱生活的可爱姑娘,美璇是个开朗乐观,正能量满满且厨艺超棒的美丽辣妈。我们有好多共同的兴趣爱好,很高兴能通过共度一本书这个活动认识你们。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givemefive,一名85后银行从业者。在厦门这座安逸的小城市度过了30个春秋,除了出差和旅游没有真正离开过这个生养我的地方。小城市的生活虽平淡却也温馨,我喜欢美食,所以在闲暇时就会自己动手研究厨艺;我喜欢健身和摄影,所以出去跑步或登山的时候总不忘带上手机,记录下沿途美好的风景;周末我会参加读书会或者是待在家里为种下的花草翻土浇水、练字、阅读、看电影,在恬淡的日子里保持内心的充盈。
在2018年十月的一天我通过读书会认识了辉友——习之并加入了辉友群。我被辉友们积极向上的满满正能量所感动,辉友们的日更活动唤起了我写作的欲望,虽然,写作的记忆对我来说仍停留在读书时的语文作文,但我相信就像娜塔莉.戈德堡所说“让写作教会我们生活,让生活教会我们写作”,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对生活的记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从辉友的文字里看到了一个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开放自我的鲜活形象,我渴望成为其中一员。怀着这样的初衷我报名了周更,从每周更文开始,学着记录生活、和自己对话,学会与人分享。在这段期间我开始培养每日早起打卡的微习惯,加入了夏说英语晨读,每日完成懂你英语打卡,坚持每日阅读和练字,利用上下班交通时间听书。一点点改变让我觉得生活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真正的自律源于内心的驱动力,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付出什么样子的努力。
再说说我们的共读。对于常犯懒癌的我来说,没有外界的压力就容易陷入慵懒的舒适区止步不前,所以我加入共度一本书,和小伙伴们相互督促、学习并第一尝试做思维导图(图一)。我们一起共读了《这样读书就够了》,大家也都分别在群里发表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除了书里教给我们的读书拆书的方法外,这本书有几点让我触动比较大。
一是,有关“生存余力”的概念。“生存余力”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负载”,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生存余力”即“生存力量”与“生存负载”之商。想要提高“生存余力”就要增加“生存力量”,缩减“生存负载”。身为职场人,读书难的一大原因就是时间少,没精力。工作占用了我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无疑是一大“生存负载”,但细想起来真正进入到“深度工作”的状态其实很少,多余的碎片时间用在刷微信等各种APP和浏览八卦新闻上,这样凭白把精力浪费在许多无意义的事情上影响了工作效率,耗费了“生存力量”。我们无法改变公司所限定的工作时间,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在每件事情上所投入的精力。提高专注力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合理分配和投入我们有限的精力,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对“生存余力”的有效利用。
二是,学以致用,注重读书的效用性。由于对文学类的书籍的偏好,我在读书时更偏向于“佛系阅读”,即随心所欲不带任何功利目的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娱乐而没有深入思考。这样的阅读方式常常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看过后容易忘记,没有建立与生活实际的连接,没有联系亲身经历或体验就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过段时间与人交流时就只剩下模糊的记忆。书中提到“真正有价值的是对经验进行反思后的智力发展”。书籍的价值正是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分享获取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体验和感悟,但要与作者产生共鸣并真正获取书籍里的智慧,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生活、联系自身并且经过深度思考后对相关知识进行联想运用。记得有句话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只有真正将书里的知识理解并内化才能拆为已用并传授他人。辉友群中的微分享、周更、日更,其实都能体现出这种过程,通过辉友们知识经验的分享和传播达到一种“知识溢出效应”。希望我们多阅读多分享,一起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最后,作为一个厦门土著和摄影爱好者与你们分享一组生活随拍,欢迎小伙伴们来厦旅游,面基!期待你们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