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很容易发现,它从最物质的基础出发,逐步爬升到最精神的境界,其中可理解为:现时物质、长期物质、物质与精神的交集合作、互动关系中的居高临下、欲望与想象的实现。所谓精神,实质就是社交中的想象,尤其是想象中未来的自我,像物质裂变反应,散发着恋人的芳香,“那咖啡史无前例地好喝,一切都变成深褐色”,“让我回到十六岁,青草被春天割开,漫长的暑假,碧梧秋意满池台。”
而有自闭倾向的艺术家眼中,他者如无情的时光,只能将沙粒研磨成粉末,心思散漫,自我感受力被稀释,根本无法燃烧成火焰,于是他们选择与自己神交神往,收招魂魄,让心灵俯视众生。实际上,一般人从婴幼儿开始,成长的青少年,会渐渐要一点精神,追求一些缥缈无形的东西,获得尊重,实现自我,神仙与信仰无不如此;而经过碌碌中年,直至耄耋衰老后,与人交往的渴望,与物质的需求再度回归,这时哪里还有聚变的可能,一切都处在可见与不可见的断裂带上。恰恰因为人的死亡,是一切可能的开始,比如艺术,比如真理,比如我们无法言说的东西。
诗人这种伤感情调特有的创造性的潜力,远超出表面上的抒情对象“你”,他的抒情对象已经开始指向更广阔的范围。我以为这某种精神在蓝天下飘扬,随后现实的人生落地开花,便会使得诗文更加温暖且不减激昂。而原本不确定的渴望,当有了一个具体的对象并被他供上圣坛,向她祈祷时,一切如同宗教给人带来的狂喜迷醉一般,身心开始燃烧。这便是上帝的意志吧,令所有美好与痛苦交替反复,如锻铁般挣扎在滚烫的文字与冰冷的世界间,有的人完全沉浸在冰火两重天的享受中,有的人急不可耐地逃进“怀疑”的黑森林,让生活彻底吞噬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