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1207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人生中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多数人都拥有足够的心理弹性,承受生活抛给他们的厄运。那些有过童年不幸经历的人,在心理弹性的作用下,未来也同样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又称心理韧性、复原力,都是英文“resilience”一词的不同译法,是指人的心理功能及其发展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的损伤性影响的心理发展现象。它描述了个体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或之后维持或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和能力。
心理弹性最初用以描述一群成长于贫困和犯罪环境的儿童,最终突破逆境、成长为积极健康青年的心理状态。此后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多项深入研究。
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艾米·韦纳(Emmy Werner)等人在夏威夷考艾岛上开展了一项研究,追踪了岛上698名儿童的生活环境,希望得知儿童早期生活中哪些因素能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哪些因素会阻碍他们发挥潜能。
这项研究历时20余年,研究者持续跟踪考察了在2岁以前经历4种或更多高危因素儿童群体直至青少年期的发展状况,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儿童发展状况良好,成长成有能力、有爱心、高自尊的人,他们在学业、家庭及社会各方面都发展得很不错,并且总能做好准备,抓住新的机会。
二、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已不胜枚举,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及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对于以下三点,仍然成为了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
心理弹性描述的是个体恢复到平衡或者初始状态,甚至获得更高心理耐受力的现象。
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是一个稳定的数值,它在个体的一生中会发生变化。
心理弹性主要源于个体遭遇逆境、危机等不幸并成功应对的经历。
三、心理弹性的培养
既然心理弹性对于个体克服不幸、战胜困境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和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呢?从已有的心理学研究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良好的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往往更容易使人建立和维护一个能够对自己提供情感支持的社交网络,并为自己提供实际帮助及更好地从危机中脱颖而出的榜样。
2. 具备认知灵活性。认知灵活性是指重新评估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灵活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具备认知灵活性的人,往往更容易接受他们所经历的,甚至看到重头再来的机会。这也反过来加强了他们的抗挫力,也使其坚定自己能排除万难实现目标的信念。
3. 注重身体健康和幸福感。运动,均衡饮食,以及戒烟,戒酒不只是对身体有益处。平均而言,爱运动,积极的人心情更好,更耐压。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不仅仅增加了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关于心理弹性的内容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愿你心理弹性良好,哪怕遭遇不幸,也能战胜困境、享受生活、拥抱未来!
- The End -
期待您的点赞支持!
欢迎转发分享,您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如有疑问,欢迎添加关注或者评论留言,更多法律、心理、教育领域热点知识我将与您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