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课我的收获:
要了解自己,原来一件事情的结果事与愿违,和潜意识有很大关系,怪不得说,读懂自己方可读天下。
对自己不了解,就会对外界有误判,导致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以后可以多了解心理学,行为学和脑神经科学这类去多了解自己。
改变:
花钱之前问自己,这时候是不是清醒和喜悦的,不需要买的,如果是就花,如果是因为面子,还有一时的无聊冲动,是这样的就省下来。
一周要叫4.5次外送饮料的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因为浪费时间看剧,带来了焦虑感,想开始看书或者工作的时候觉得要犒劳自己,需要用甜品饮料来满足奖赏自己,但是这样日常花费很大,吃甜的会糖化变老这方面也会让我担心。
后来我试着,及时发现自己做着一些待会会后悔的事情的事情,或者是做这些事的时候,边做臀桥让自己感觉难受,很快就会停止刷微博,看剧,刷抖音的行为。叫饮料也改成了冲茶喝。
先看见,再改变。
第二节课我的收获:
要了解别人,学习富人的思维,知道了富人的思维以后,发现他们的思维也不难,在有两种选择的时候,勇敢选择难一点的那个。
嫉妒很简单,合作比较难,选合作。害怕的时候逃避很简单,害怕的时候还行动比较难,选行动。消费简单,投资难,选投资。没感染力简单,有感染力难,做个有感染力的。
有一种“硬着头皮”先做了再说的感觉。
在知道需要100%为自己负责后,失去了一些依赖和借口的安全感,但是又有一种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的踏实感,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改变:
我以前从来不想感染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不会理会,也觉得自己没能力感染和改变他们,但是在觉得我需要成为一个有感染力,且应该为我家庭负责的时候,我硬着头皮和我父母聊了。
我希望以后可以继续有这种冲动,不再躲在壳里。
更大方的学着去夸奖我嫉妒/羡慕喜欢的人,夸完发现自己心情也很好,觉得自己很大方哈哈哈,有一种打破隔阂的感觉,不再是畏畏缩缩,偷偷摸摸的,我希望自己可以活得敞亮。
第三节课我的收获:
了解现实,阶层,地位,权力,财富,行业这些特别现实的东西,我以前遇到就会逃避,觉得太现实,不想去想。
但是明白自己定位在哪,才能知道未来要去哪,现在我还是不大清楚要去哪,但是至少有一个目标,就是我想要改变阶层。
知道自己是中产阶级,改变的方式是,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坚定的坚持着学习,爱惜时间,行动,合作。
还有这节课过后,我特别觉得自己需要开始做一些一直想做的事情了,比如运营微博,比如和星星一样建“成长学习运动群”,积累自己的小小的影响力,不能一直不行动~
改变:
丹丹说没有氛围容易坚持不下来,容易迷茫,确实是的,但是在丹丹的社群里,我会比自己一个人学习的时候更有行动力,希望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接近优秀的人,可以让我长期养成上面这些习惯。
链接了星星,和她学习怎么维护美少女养成群。和老公商量微博的方向大概是情侣类,目前也是这方面的类别比较火。
先行动,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