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1
难忘的瞬间
重读《平凡的世界》,小说开篇孙少平到馍筐拿属于自己的高粱面馍的瞬间依然令我难忘。
这是小说主人公孙少平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这个好不容易才在县里上了高中的十七岁的孩子,在吃饭上显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从三角钱一份的甲等菜到五分钱一份的清水煮白萝卜,甲乙丙三种菜代表了当时三类家庭的经济状况。可怜的少平连丙等菜都吃不起,他只能买两个黑面馍馍。对一个刚刚来到县城上高中的十七岁的男孩子来说,吃饭是少平的一个煎熬。全班个子最高的他,家里也是最为贫困的,自尊心让敏感的少平总要等到其他同学吃完饭后才去拿自己的黑面馍。别人吃完饭走了,不用看异样的眼光,减少尴尬;而且,最后来还有机会把大盆里面剩下的菜汤兑点开水让高粱面馍更好下咽一些。
文中少平舀剩菜汤时如同偷窃一般的心理描写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让我印象深刻。这个十七岁男孩子的自尊心在这个瞬间充分展现了出来。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常常有着敏感的内心世界,虽然今天的物质条件远比当时丰富,可是家庭状况也难免有差异。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有的孩子生活优渥,有的孩子生活拮据。有的孩子天天在食堂吃小炒,家长经常来送饭,有的孩子却总是只能买最便宜的饭,餐卡里有她常常关心的余额。有的孩子很讨厌穿校服,觉得千人一面让自己失去了更多展示个性的机会,而有的孩子却暗自庆幸,虽然一年四季的校服不算便宜,但终于让自己有了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机会。这个比喻的瞬间大概是敏感的少年们面对生活中的尴尬的真实写照吧。我真心的希望孩子们在继续地阅读中能够看到后来的少平已经不再老是等别人打完饭才去取自己那两个黑面馍的情节。希望他们看到生活虽然依然贫穷,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少平已经能够懂得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一辈子就是个普通的人,但可以做一个不平庸的人。他能够渐渐抛弃才上学时的虚荣或者说是自卑,大大方方的站在队列中去取他的饭,少年就是这样逐渐长大的。希望没有被生活温柔以待的孩子们能够从少平这里学会成长。
文中其他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少平出场时的瘦弱和衣衫的简陋,脸色黄瘦、两颊塌陷的外貌描写,缩着脖子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他贫穷的家境。笔墨不多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也有衬托的作用。二三月份的西北,天空飘着雪。这样的天气里,室外的午饭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虽然冬天快要过去了,可是寒冷却丝毫没有减少,而最后才来领饭少平,那两个黑面馍馍估计已经像石头一样坚硬了吧。甲乙丙三等菜的对比已经足够鲜明,而这些又一起跟少平的饭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同情这个男孩,也让人好奇这个男孩的命运究竟会如何。
人们常说“头好文一半”,这部一百多万字的小说的开头我觉得就有这样的效果。它引发了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引起人们对小说发展的好奇心,也让人去思考1975年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