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宛如诗和画(2)
焦小桥
“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今年虽饥却少安,县吏不来官放税。”南宋 · 陆游《 十月旦日至近村》
56岁的陆游辞官回到山阴老家已经一年,在这里他放低自己,等同乡民,过着与普通农民共甘苦的朴素的农村生活。因为今年旱涝灾荒,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寒衣节期间,以他的名望被邀请去邻村走访作客,安抚乡民,共克时艰。
那么这里也写到乡村的自然景色树木,其中就有银杏和乌桕。那银杏叶子是黄的,乌桕叶子是红的,在萧萧秋雨中,沿着山路,走进邻村小店。因为遭遇荒年,所以人们都很拮据,拿不出像样的饭菜,只是芋头,掺着豆子的饭祭祀祖先,招待客人。
农家小儿不识人间艰辛,反而在雨中,从牛鼻子登上牛背,在陆游的鼓动下,吹了一曲笛歌。陆游本来是过来慰问的,却发现这家心态颇好,让他感受乡间的淳朴。他最后一句,是抚慰乡民,也同时感受了民间的坚韧,今年虽然是饥荒年,但是也有好处,大家安心过日子,不用负担那么多赋税哦。
回头一看,这乡村的银杏黄,乌桕丹,一种深深根植土地的深情,坚韧,乐观,流荡在这晚秋的小山村里。活着的人,都如树,傲然乐观经历着雨雪风霜,该黄的黄,该红的红,艰辛而美丽的人生啊。
银杏因为树木笔直优美,树叶如掌如扇,晚秋黄叶绚烂而成为当下最著名的秋天观赏树种之一,但是在宋朝和宋朝之前,它被当地人称作”鸭脚树”。这名字实在土气,但是也很形象,只有鸭子脚,黄色有蹼,连成一片,且是金黄色的。之所以叫银杏,是因为它的果实,成熟的时候,像杏子而白,且主要的食用部分就是白色的果核包裹的种子,所以称为白果或者银杏。
而银杏果在宋朝时,成为晚秋贡品,用红色的丝囊包裹,递送皇宫,身价金贵。而随着京城人们对于“白果”的认识和热爱,逐渐银杏树走出深山,被人工培植,渴望它开花结果。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保留和推广了银杏的种植,使得这种珍稀的树种,拥有很多子孙,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银杏树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