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卷中,了解到康熙毕生三大夙愿:河务,漕运,三藩。现在三藩之乱已平息,康熙就开始着手河务、漕运两件大事,四处物色治河能臣,还亲赴汴梁,视察黄河,任用能臣疏浚漕运,终于使黄河变清了!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篇的…
今天阅读《康熙大帝》之<玉宇呈祥>第1-6回,P1-40,共40面。
康熙十七年,连绵不断的雨普降大地,不是重云浓雾,便是潇潇冷雨,总无三日晴好。各地河流水位暴涨,最令人胆寒还是黄河,出现几十处决口。清江县的老百姓四处被水困,灾民一下子涌向城中避洪水,平日里万余人的人口的小镇,竟一下骤增至十余万人,镇里卖东西的店都已经关闭。每天都有饿死二十来个。县令于成龙,幼承母训,是出了名的清官,因两江总督葛礼做寿,不识趣送他一双草鞋得罪他,被他以其辖区内发生逆伦案(其实这个各县都有,做做手脚就过去)为名革职,可新的县令还没到。一天,于成龙搀扶着母亲于方氏到城中走走,亲眼看灾民们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于成龙很揪心。由于于成龙在群众中的威望高,一会韩春,梁守义,郭 真等来寻他,想请他帮忙镇压抢皇粮的灾民。
担心灾民暴动,于成龙劝韩春放粮赈灾,可韩春却守着皇粮不放。于成龙的母亲听后很生气,一口一个圣人语录,顶得韩春等三人面面相觑。末了,老人提议让于成龙向韩春借粮一万担,用于赈灾。韩春等三人不同意,不签字,于成龙就逼着他签了。借到粮后,于成龙就把它们全部发放给灾民,自己也入狱了。灾民们四处为他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