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一家常去的咖啡馆里看书写文章,进了门,招呼一个小伙子说点单。小伙子看了看我,懒洋洋地走过来,我说一份三明治。他听完什么也没说,转身要走,我忙叫住他说,我还没点完呢,我还要杯咖啡。他听完一声不吭转身走了,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
过会吃完,我招了招手,想让他把盘子收走,我要写东西了。结果他瞄了我一眼,没动。旁边有位妹子看不过去了,不满地看了他一眼,把盘子收走了。
这家咖啡馆是家老牌连锁,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因为离家近,我常来。也和他们服务员聊过,知道因为经营不好,工资也不高,服务员离职也比较频繁。想必这位小伙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服务热情的吧。
这个场景一点都不奇怪,我听到太多人讲,老板也没给我那么多钱,我凭什么给他干活啊。所以你身边可以看到很多工作毫无热情、磨洋工的人,服务场所看到不少冷若冰霜的服务人员。做为HR,我也看到很多无休无止的抱怨和因为500元钱毫不犹豫就跳槽的人。
我太理解这些人的心情了,劳动付出和工资是对等的价值交换,老板又对我不好,工资出我这么一点,我有必要为他卖命吗?
但是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没有诱人的工资,我不愿意付出。但是不愿意付出,老板也不给我加工资,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都只是在相似的岗位,相似的工资范围内徘徊。打开知乎,你可以看到太多类似的问题,工作了很多年,跳了很多槽,收入变化不大,我该如何找得到一份工资既高,工作又轻松,发展前途还不错的工作呢?
让我从能力的角度谈谈你工资为什么不长,而别人就可以拿到高薪的秘密吧。
壹: 先有能力,后有市场价值
公司培训部经理告诉我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刚毕业入职不到一年的女孩子来找他,说想要辞职。问为什么?说是上周参加了大学同学聚会,过去同寝室的一个同学神采纷扬,大声说她现在工作拿7000多,十分得意。这个女孩子恨恨地对他上级说,大学时她学习没我好,颜值没我高,凭什么她能拿7000多,我才拿4000多啊,所以我准备跳槽了。培训部经理以为她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说你也找到了7000块的工资啊?那如果这样,这个差距太大了,我实在给不起,恭喜你了。结果这个女孩子说还没。不过她补充说,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现在提出辞职,一个月以后离开。
培训部经理马上就开始着手招聘替补的人员了。一个月到了,发现这个女孩子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去问她,结果她有点不好意思,说不想走了。去找了一圈,发现7000块的工资没那么好找。也有一家公司有出这么高,但是面试官问她,你会讲什么课啊?时间管理会讲吗?商务礼仪会讲吗?她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新手,在培训部里只是做些辅助的工作,哪里讲过课啊,所以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培训部经理问她,“你那个同学刚毕业拿7000,她干什么的?”
“一家宝马4S点做销售工作”
“那你也去4S店做销售啊”
“我不喜欢做销售,而且我也不一定进得去”,
“你同学怎么进去的?”
“她表哥帮忙给找的,4S店老板是她表哥好朋友”。
培训经理很无语,“你有这么好的表哥吗?”
“没有”,
“那就好好干活吧”。
羡慕别人家的那份工资?看看自己有什么。能力,No?资源,No?那么老老实实干本职工作吧。
培训部经理说了一个比喻,很形象。他说这就好比去卖货,你说我这个货很好啊,质量好,设计新,市场上找不到这么好的。对方说,那你把货拿来我看看吧。你说,没关系,你先把货买下来,你不会后悔的,我保证你满意。你觉得会有人买吗?人家傻啊,至少先看看货满意了,真材实料,才会出手吧。这和找工作一个道理,你得先把自己的本事量出来,别人看到了,才会决定买还是不买,是高价买还是低价买。这个本事,就是你的能力。所以得先有能力,才有市场上的估价。
所以这就是一个能力和你的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能力达到了,你的价值随之就上去了。做培训的,你课讲得好,自然就会有高薪请你。
这绝不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故事,而是钱往往是能力的附加值。即使大学毕业,你的能力暂时还很少,用人单位看中你的也是你未来的变现能力和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好的大学为什么比普通大学入职工资更高,学生干部会比普通同学更受欢迎。
所以提工资之前,先看看自己能力到了哪个水平?
贰:忍得住寂寞,超出老板的要求,能力逐步升级
新人A和B的故事:
A和B同一年进入公司,拿的工资都是4000块,能力也都只有6分。领导对他们要求不高,要求也是6分。
到了第二年,因为不是新人了,所以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提高到了8分。A每次都努力把工作做到9分,而B觉得老板也没给自己涨工资,所以认为把工作做到7分即可。
到了第三年,领导对他们的要求提高到了10分。A一如既往的努力,每次工作都做到11分,而B仍然维持在7分,最多到8分。这一年,A得到了新的机会,到了新的岗位,工资也有了增加。B很不开心。
到了第四年,A的工作水平已经可以达到13甚至14分了,远远超过了领导要求的12分,而B仍然只有7-8分。A被提升当了主管,工资有了大幅度提升。B开始抱怨,认为领导没有给自己合适的机会,一方面骂骂咧咧,另一方面也不见有离职的想法,但表现更加消极了。
职场中A很多,B更多。A就是升值加薪跑得很快的那个,B就是整天在网上说纠结迷茫,满腹牢骚的那个。
其实职场中升值加薪的最好办法,是像A一样,每天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表现跑得比老板的期望快一点,每次都超出老板的期望和要求,加薪不加给你加给谁啊。
前面提到的培训部经理,其实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最初进公司的时候,还只是副经理,当时他的上头还有一个经理。他进来后,很低调,没有太多的话,只是一门心思去讲课。当时几个分公司一年都要跑好几次,最后基层的员工都认识他。因为课讲的好,后来发展到有业务部门的领导,主动去找他给自己部门设计课程,甚至有管理上的困难,都会主动找到他排解,听取方法。
而他的上级,恰恰和他相反,比较高调,喜欢搞一些高大上的理论,但是自己不愿讲课,老是请外面的老师讲。后来公司因为经营问题,开始控制成本,就不允许外面去请老师了,要求所有的课都自己内部讲师讲。然后过段时间,这位上级就辞职了。而副经理自然就升为正的了,薪资毫无疑问也跟着提升了一大截。他上级辞职后,老板居然说,我早就想提升他了(这个副经理),(他上级)走的正好。看吧,老板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两人的课我都听过,副经理的课显然讲得更好,既生动,又接地气。而且因为一直在企业里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个人有职业问题都会去找他,他还发展出一种斜杠,就是做个人辅导。
在我这个资深的HR眼中,这位培训经理的市场估价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工资,他如果想另谋高就,相信很多公司会高薪抢他。而他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价值,也很好地契合了现在流行的经济模式,想必做为一个自由人,他也可以做得风生水起。
所以忍得住寂寞,超出老板的要求,能力逐步升级就是打破文首提到的职场僵局的有效方法。
叁:跳槽、找工作先拥有“富人思维”
最近有一个已经离职的员工找到我,希望能回到公司。当初他在公司其实发展的不错,担任一个实验室的经理。但是后来有猎头找到他,给了份高出30%的offer。自然无论公司怎么挽留他,也是徒劳。可是三年后,他提出回来。我看了他的简历,三年换了三家公司,两家都是不到一年,看得出每次离职都很匆忙。而且在这三年中,工资并没有增长。他说错就错在第一步,只看到工资,没去想其他,结果到了下家公司,发现无法适应。原来在公司,因为有很好的培训体系,产品也足够多,平台足够大,可以不断学习到新的东西。而新的公司是家小的民营企业,管理混乱,不但学习不到新的东西,而且受到排挤。试用期不到就走了。结果越走越错,感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现在特别后悔。
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你越是盯住一样东西,你反而越得不到它。越想钱的人越发不了财;越想通过驾照考试,越考不过去;越想留住男友,拼命讨好他,你越快失去他….
因为你太关注一样东西,你的眼光就会受到局限,思维就会被固化,你反而失去很多选择。
我们经常讲到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穷人思维定式就是:找一份工作,先看薪水够不够多,福利好不好,稳定不稳定….他关注的是当下的某种利益。
而富人思维则是,这份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能力、人脉、资源…..?这份工作带给我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多大?甚至他会先负债花钱去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不在意当下可以得到什么,他只想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再说一点更远的,比如那些大牛们,他们从一开始可能什么都没考虑啊,只有梦想和兴趣,比如比尔盖茨,比如扎克伯格。最后他们得到的,超出想象。
当然我知道有些人会说,我很穷,我当然要钱,我要生活啊。我太同意了,因为我自己也是因为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不得不把最喜爱的职业咨询做为副业,而不敢贸然成为我心仪的自由职业者。某些时候,生活是必须要考虑的部分。但是很多人其实只需要暂时稍微做些妥协而已,比如生活环境稍微差一点,上班路途稍微远一点。我看过很多人会因为几百元钱不假思索地跳槽,却从来不考虑现在的工作或者未来的工作可以带给你什么样的价值。
所以做为职场新人,真的不要计较那么多,所有的付出其实都是有回报的,只是早晚的问题。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部分给了工作,得到你的工资收入,另外一部分其实是给了你的能力成长,能力成长才是你未来更快更高升值的法宝。我们大部分人的眼中,其实都只是看到了第一个部分,而没有意识到,第二个部分才是那个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
想想看,双倍的回报,这样的回报率哪里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