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严车临逈陌。延瞰历城闉。
蔓草缘高隅。脩杨夹广津。
迅风首旦发。平路塞飞尘。
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争先万里涂。各事百年身。
开芳及稚节。含彩吝惊春。
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
容华坐销歇。端为谁苦辛。
注,鲍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讳而作“鲍昭”,字明远,祖籍东海(今山东郯城,有争议),大概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南朝宋文学家,与北周庾信并称“鲍庾”,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因曾任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军府参军而被后人称为“鲍参军”。
此诗写诗人因病服药,借行游消解,因而至建康城东桥。
长歌论曰,此诗言景叙情,托身世而感,刻以市井之风,表以帝都之貌,慷慨百年之运。是以鸡鸣吏起,伐鼓通晨,严车临迥,修杨广津。故而扰扰宦游,营营市井,怀金从利,抚剑辞亲,争先万里。至于荣华消歇,为谁苦辛。若思其笔,则语有朴实之感,诗含俊丽之风。至于词外之意,亦沉远伤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