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成长的道路本就是“努力——选择——努力——选择——努力“的螺旋爬升过程,而努力到何种程度,决定了最后站在何种高度。”我毫不怀疑前半句话的真实性,却只能一定程度上相信后半句话在现实世界中的有效性。也借此理了理自己这波澜不惊的二十几年,没什么令人触动的感悟,只是对即将结束的学生生涯的一点点称不上总结的总结。
对于我这种从小就不聪明,一直以来中规中矩,努力按时完成作业的人来说,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那种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高中起就时不时地质问着我。小学和初中一直以班级前十几名的成绩一路走了过来,高中进入上万人的学校后,激烈的竞争与更多优秀的人让我发现自己只有垫底的份。第一次高考以极烂的分数收尾,那时候意外地我没有“伤心欲绝”,也没有“哭天喊地”,而是冷静的告诉周围的人我想好了,我要复读。也不知道是对于自己天分本差、努力还不够的自知,还是没感受到时间有限的紧迫,我就这样从容且理所应当的去复读了,再次参加高考之后在周围亲戚朋友的一片“学习真努力的称赞中”上了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的大学(绝大概率上是因为无知与分数限制)。那时候什么也没想,也没能力去想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大学的日子像是瓶口设计糟糕的爽肤水,任凭你手忙脚乱的收集,也还是流的到处。它就这样迅速地穿过了我的人生,留下一些好的坏的。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遗憾与对自己的怀疑也让我开始痛苦地审视我的学习生涯。
我好像逐渐认识到小学和初中的所谓“好成绩”是大部分人都不努力而送给我的骗局一样的“礼物“。是的,在我家乡这样的地方大家都习惯了安逸与享乐,没有那种高速发展的压力,整个城市或者地区始终都是以一种平稳但没有或很少有增长的态势下存在着,你的周围也鲜少有那种努力的典范。就像后来亲戚朋友纷纷”劝导“我从外地回家考个老师或者公务员一样,在他们看来努力一下当个老师或者公务员,后半生在稳定与安逸中度过再好不过,并始终认为拼搏的人生太累,而太累会失去活着的乐趣。似乎以我家乡为例的地区的大部分人都被这种人生信条支配着。不努力、安逸、差不多就行了诸如此类的东西充斥在多数人的生活中。
高中四年的日子我始终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勉勉强强在付出更多时间的代价下获得了进入大学的资格。四年的经历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我在大二才开始渐渐明白点什么,也有了以上的思考。也是从那以后对于自己能力的怀疑和潜意识的不自信伴随我至今。我意识到自己是只“笨鸟”,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一直都是。如果别人努力能考个高分,那我努力只能考个中等。而我也在这种对自己的怀疑与不自信中一直尽力走着,起码不让自己倒退。
要说大学让我收获最深的应该是对自己的更多认识,虽然没取得什么“令人瞩目的思考”,但我大概知道自己是比以前活的更明白了,不再那么浑浑噩噩,也不再总是需要他人的引领与安排。我开始明白对于一个对人生稍微有所思考和憧憬的人来说努力是一种理所应当的活着的常态,这是不让人生留有太多遗憾的唯一方式。而对于我来说这些遗憾远比那种努力后的无能为力更可怕,我甚至无法想象能否让自己在时光流逝中原谅自己留下了这些遗憾。
我也一直深切地体会着选择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焦虑,那种害怕付出得不到回应的恐惧。而这种焦虑至今无解,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还是不敢直面“努力也不一定有结果”的现实,还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舍,只想得。也许只有在走入下一个阶段后这期间的焦虑才能消失,或者酝酿为另一种焦虑。又或许付出的越多,反而不会总是有那么多期待,就像生理上的抗药性,渐渐地你对付出过的努力不那么敏感了,也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但这始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与其说“努力到何种程度决定了最后站在何种高度”,不如说努力和坚持对于你能站在何种高度都很重要,但称不上决定性的作用。
成长与选择从来都是相互促成的关系,成长决定了选择,选择又影响了成长。但经历的一切让我发觉“对自己的认识”使我少做了些会留有遗憾的选择,进而才赋予我真正的成长。当然遗憾与正确都是相对来说的,适合你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他,所以不要企图去寻找成长的标杆,但是认识自己却能让你最大程度的找到正确的选项和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