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做自己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并处理人己关系。
与人交往,发正念,做正事。不自欺,不欺人。
人生拼到最后,拼的往往是德性。
在上位面前,把自己当人;在下位面前,把对方当人。这样的人,值得与之交。
相信人是善人,清醒人是凡人。基于这两个前提与人交往,才能更加超脱豁达,并愿成人之便。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小人往往是不良环境的牺牲品,是认知局限、人格缺陷、内心欲望的奴隶。悲悯而不怨憎恨,于己于人,都是一种善报。
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要有意识地降低对他人的要求。否则招致很多怨恨,自己还不自知。
人这一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从别人的哭声中结束。起点终点都一样,不一样的是过程体验。
能让体验更丰富、更精彩、更有趣、更快乐,你就是赢家。
知道一堆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这不叫真知道。
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与评价,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你的活法。
生命有限,在无聊的人和事情上浪费时间多了,留给有趣的时间就少了。
不要和人攀比。有些人活着就是为了得瑟。他们的幸福感不源于内在满足,而是比别人优越。与人攀比纯属自找没趣。
这世界有万紫千红,你只是其中一种。你的标准不是法定。
很多时候,你深以为然的人生至理,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却未必尽然。
用自己的标准轻易评判别人,甚至用自己的标准强制改变别人,暴露出来的,除了专横还有狭隘。
理解尊重差异甚至欣赏差异,是认知层次较高的体现,也是迈向更高认知层次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