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识,是我们拥有逻辑的一种方式
《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我用了周末两天才看完。其实书不厚,但理论性比较强,读起来就稍微有些枯燥。
那些理论的知识,我就不一一罗列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找来这本书看。我只分享几点自己的感悟。
比如,逻辑学不是存在于数学书中的,它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个例子:
每只松鼠都是哺乳动物。
每只熊猫都是哺乳动物。
所以每只松鼠都是熊猫。
这个命题中,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但结论显然是错的,因为我们曾经在各种途径了解到,松鼠和熊猫不是同一种动物。
那我们是如何得知这个结论是错的呢?——通过生活常识。
这在逻辑学中叫“确认事实”。
确认事实存不存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通过了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确实了松鼠不可能是熊猫这一事实。
2,情感,让我们没有逻辑
常识,让我们有逻辑。但情感,让我们失去逻辑。
比如,你看到这句话:“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借给我?”
如果是放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个小伙子做生意失败,穷困潦倒,想在某个朋友那里借宿几天,朋友拒绝了他,两人再也不联系。
几年后小伙子发达了,这个朋友来借钱,小伙子不想借给他,他愤怒的说:“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借给我?”
这时,你是不是会觉得他不讲理?人家有钱是人家自己辛苦挣的,凭什么要借给你?
但如果给这个对话换一个语境:
一个很穷的老伯,都60多岁了,还在给一位老板打工,非常辛苦,有一天,他老伴生了重病,他特别难过,想问老板借点钱给老伴治病,但老板拒绝了他。
于是他愤怒的说出了这句话:“你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借给我?”
你是否又会因为情感上偏袒老伯,从而觉得他老板一点都不善良,实在毫无人性?
但明明就是同一句话呀,为什么你会有不同的判断呢?
因为你没有逻辑,其实不光你,我们很多人判断事情都是这样,从情感上去觉得一件事正确与否,而从不考虑它本质上是不是对的。
老师会说“全班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你没带作业?”
父母会说:“我花了那么多钱供你读书,你一定要考上清华”。
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那么多人都带了作业,和你没带作业一点关系都没有;花了很多钱供你读书,和你能不能考上清华也没有逻辑上的关系。但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自己逻辑有问题。
在《简单的逻辑学》这本书中说,有时候我们会被情感蒙蔽,从而缺少逻辑性。有些事明明逻辑上漏洞百出,我们却坚持认为它就是真相。
3,所有的推理都是为了找到真相
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找出事物的真相。而真相又分为: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
本体真相,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相,比如你的桌子上有一支笔,家里有一个沙发。
而逻辑真相是关乎命题的真理性。一个命题如果真实的反应了客观事物,那它就为真。
在任何特定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所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
拿前一阵子的一个新闻来说:
一个小女孩得了眼疾,家里发起了捐款,有人爆出这家人把捐款没有给小女孩用,导致了小女孩去世。网上人人愤怒,大力谴责小女孩的妈妈,不少大V也跟风报道,但大家并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只是“据说”,就用网络暴力伤害了这一家人。
后来经查实,小女孩的妈妈是冤枉的。
我想,这就是只从情感出发,不管逻辑是否正确的结果吧。
很多键盘侠和网络暴力也是这样的,他们对事实毫不知情,只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片面知识,或者仅仅从情感出发,去说出自以为是的“真相”,而因为他们的自以为是,无形中伤害了无辜的人。
4,没有逻辑,还体现在说话上
心里想的很多,但表达出来常常词不达意,别人根本不明白你想说的是什么,甚至会对你的语言产生误会。
在《简单的逻辑学》中,作者说有效沟通有5个基本原则:
1)不要想当然的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这一点用在女生和男朋友交流的时候尤其适合,很多女生说话不说清楚,而是让男生去猜,猜出来了,皆大欢喜,猜不出来就自己生闷气。
建议以后想要什么礼物,直接提前给他说。免得直男审美的他,七夕送你一个价格昂贵,风格却是城乡结合部的包包,让你丢了舍不得,用了又难看。
2)说完整的句子。
不要吝惜你的语言,能说“晚上8点,我们在xxx吃饭吧。”就别说“8点吃饭。”
3)避免使用双重否定句。
这一点在文案上尤其适用。比如说:加多宝和王老吉在改名字的时候,
加多宝说: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
王老吉说:王老吉从未更名。
那么,从心理上来说,加多宝的文案更容易理解吧,王老吉说从未改名,人们看起来就会接受你改过名这个事实。
4)不要讲主观看法当客观事实。
因为你“觉得的”,不一定是对的。
5)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文学家,你跟一个农民聊天,你说:老人家贵庚几许啊?
他可能不太懂,但你说:老人家高寿啊?他立马就懂了。
5,学逻辑学的好处
以前工作的时候,我老大经常说我的文章:逻辑性不强,我当时不太懂怎么提高自己的逻辑性,这几天恍然大悟。
我们写东西时常无法自证观点,前后矛盾,就是逻辑性不强。没有条理也是逻辑性不强,书中介绍的“三段论”刚好适用于写文章。所以,学点逻辑性是必要的。
除了写文章,逻辑性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冷静理智的看待问题。最近在看《延禧攻略》,魏璎珞就是个逻辑性很强的人,她极少受人挑拨,总是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听出真实意图,这就是逻辑性啊。可以从别人的话中推论出真实意图,即便是现在,也是一种进阶技能。
所以,小伙伴们,要学习一些逻辑学呀。
注:本文介绍的这本《简单的逻辑学》,虽然不厚,但稍微有些枯燥,不是很容易读,小伙伴可以找找其他更好一点的逻辑学相关书籍去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