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第一课,反复几遍,体味接下来的一年之旅中老师交代在前面的话,最重要的话,老师说在了前面。老师谈到了“乐知”与“好知”,反观自我,我属于哪一个呢?答案竟然是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对待经典是源自于本身的亲近,还是认为经典对自己人生有帮助。但不要紧,重要的是已经有在了路上。
老师谈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就是成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在不同形式的经典之中,用不同的方式与角度在经典中遇到自己。与自己而言,生活的浅薄带给自己的是浅显,表现出来的就是沉不住气,仿佛漂浮在水面上的大葫芦,随风飘荡。当然还有局限,看待万事万物从自我出发,格局与认知拓展不出去。这两者也是我上半年思考的问题,仿佛一种吸引,直觉下的选择对治自己生命的大困惑,无限期待。
老师所言的“错综复杂”,我的理解是去看到一切背后的人,唯有回到人的觉知与感觉,思考与表达里,我们才算真实面对生命里的自己。如今压力也好,内卷也好,我们需要回到自我生命的觉知里,才算活出人应有的样子吧。
总之,向往着,期待着。
一点点,与真实相遇,与自己相遇。
笔记:
学习经典,是聊天,聊天的视角比较大。与人聊“天”,如此平常心,才能看到真实的东西。心无挂碍,无预想要干什么,心打“开”了,不受限。从“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乐之者”,渐渐深入。
读经典的奇妙:你已知剧情,也知结果了,仍然可以反复去看,不怕剧透。经典,是一直延续下去的,是可咀嚼的,你越深,它也更深,不同时期看都不一样。知道或不知道,我们都是活在经典里,与天地一体,经典伴随着你的成长,你浅它也浅,跳过文字障碍,我们开心地徜徉在经典中。
课程从先秦到明清,选择的内容已经至少传承了四五百年,很有普遍性。对于“先秦”的说理重思考,或是古代的诗词中的意象,又或是小说的故事与人物,你或许有个人的偏好,都请你包容。因为中国文化很特别,像朱熹王阳明,会思考,也会写诗啊。你在生活中体验、思考、感受生命的喜悦,抒发与表达……曹雪芹怎么可能不读“老庄”?《红楼梦》基本是在讲《诗经》,讲《关睢》,身而为人,为何要舍弃人的各种乐趣。以平常心读经典,反过来,对没有感觉的部分,反过来想想:怎么了?世界那么辽阔,为什么有一部分我们把它切割掉了,把它封闭了?我们自然会喜欢自己喜欢的,但我们的心可以维持更全面开放,不排斥。在这四类经典中,任何一类都包涵另外三类的内涵,若你只喜欢某一类,而放弃其余,说明你对喜欢的这一类是有局限的,这就是所谓“乐之者”,有其正面,也有其反面。没有喜欢的,谓“好之者”。经典里面会展示一个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知道人可以过得这么好,并心向往之。我们常常看不到这种美好,因为经典太正常了,很容易滑过去,所以要学会向后看,后面站着写经典的人和我们自己。
我们站在后面,有四个字:错综复杂。错开了,要往东,却往西,越走离你期待的幸福越遥远。综,想要回家的时候,你却在外面流浪,反之亦然,角度与立场相反了,不在事物上,而在自己的立场上,站到自己的对立面了。如此一错一综,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直打转,这是复。打转中掺入更多的东西,而且不是对你有帮助的东西,你要往东是要遇到东的人事物,你却往西,西边的人事物杂进来,此为杂。这些杂的特质长到你的血肉里,你长成自己相反的样子。读经典可避免这样,读经要向前看,然后又要向后看,看书写经典的人的人生智慧。文学经典除了有内容还有形式。文学的形式带你进入中道。看镜子,不是看镜子中的镜像多美,而是看镜子后面的人是怎样的,这样也能看到你自己后面的人。
有那么一瞬间看得清了,错综复杂消失了,则贯通了。能看到多少取决于你愿意对自己下多少功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天地来的,我们的美丽与深遂超乎你想象,或让你大笑:我怎么是那样?或大怒:我怎么可能会是那样呢?
听到真实的东西时,大笑或大怒;看到了自己,正是和自己相遇的好时机!人在生活中,走着走着就变小了,回到经典中,时时发现世界无此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