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来中国访问,其实有人是非常不愿意的;梁启超、徐志摩等人都十分欢迎泰戈尔的到来,并且全程陪同丝毫不敢懈怠;而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却迫不及待的要赶他走,这些人包括陈独秀、郭沫若等,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也都是左翼文化人。
泰戈尔在中国的各种演讲遭到了他们的热烈抵抗,演讲大会上,很多激进人士就在下面抗议以及抛洒传单;泰戈尔因为伤心曾经一度放弃了一部分演讲。而徐志摩看到这些,实在气不过,就在5月12日演讲大会上为泰戈尔先生鸣不平,说到激动的时候,徐志摩直接宣布取消一切活动,并且自己再也不会当泰戈尔先生的翻译了。
90
当死神来叩你门的时候,你将以什么贡献他呢?
呵,我要在我客人面前,摆上我的满斟的生命之杯——
我决不让它空手回去。
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的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死神来叩我的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生命的杯中盛满了诗人用一生酿成的琼浆玉液,“我一切的秋日和夏夜的丰美的收获,我匆促的生命中的一切获得和收藏,在我临终,死神来叩我的门的时候,我都要摆在他的面前”,在泰戈尔眼里,生如夏花,死若秋叶,热烈绚丽,宁静优美,这才是最理想的人生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由生到死的过程:生是一种开始或序幕渐渐拉开,像逗号或省略号,正在进行或未完待续;而死是一种结束或剧终落幕,像句号或感叹号,已经完成或令人惊叹、惊讶。在起点与终之间,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或可能性。(安居士/海滨20200402)
91
呵,你这生命最后的完成,死亡,我的死亡,来对我低语罢!
我天天地在守望着你;为你,我忍受着生命中的苦乐。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泪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
花环已为新郎编好。婚礼行过,新娘就要离家,在静夜里和她的主人独对了。
☞生于自然,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归于自然,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死亡是对生命最后的完成,“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泪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远是你的”,坦然面对最后的节日,“我知道这日子将要来到,当我眼中的人世渐渐消失,生命默默地向我道别,把最后的帘幕拉过我的眼前”,诗人在《吉檀迦利》中如此平静地表达自己对必将来临的死神的态度,“当我想到我的时间的终点,时间的隔栏便破裂了,在死的光明中,我看见了你的世界和这世界里弃置的珍宝”,当生命之旅走向时间的尽头,曾经的悲欢苦乐,曾经的歌哭爱恨,曾经的光荣与梦想,所有这一切都将归于虚无。(安居士/海滨20200402)
92
我知道这日子将要来到,当我眼中的人世渐渐消失,生命默默地向我道别,把最后的帘幕拉过我的眼前。
但是星辰将在夜中守望,晨曦仍旧升起,时间像海波的汹涌,激荡着欢乐与哀伤。
当我想到我的时间的终点,时间的隔栏便破裂了,在死的光明中,我看见了你的世界和这世界里弃置的珍宝。最低的座位是极其珍奇的,最生的生物也是世间少有的。
我追求而未得到和我已经得到的东西——让它们过去罢。只让我真正地据有了那些我所轻视和忽略的东西。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