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下,物业行业的“危”与“机” 2022-05-13

非典疫情,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彼时的物业行业尚还处于蹒跚学步的发展初期,人们也并未对物业在抗击疫情的重要性有多少感触。很快的,人们便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当中。非典事故,仿佛就是一个久远的故事,连同一个个鲜活悲苦的非典后遗症患者,一并被湮没在人们的记忆潮水之下。


时隔数载,新冠来袭,此时的它,显然已不再满足于甘当匆匆过客,似乎长住了下来,甚至喧宾夺主,赶也赶不走。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世界经济,已然受挫,即使中国疫情控制优秀,但与之交换的是封控管控与隔离。百业凋零,经济下行的趋势无法阻挡,哪怕是新闻里扯足了嗓门,天天喊着满园春光,国泰民安,也依旧填补不了老百姓日渐空瘪的荷囊,抚慰不了隔离人日益焦灼的忧心。我不是说防疫政策不好,只是在中性的阐述疫情之下,时艰是必然的,我们要无畏它、要正视它、要坦然接受它。中国人不怕过苦日子,怕的是等不到尽头,嗅不到盼头的苦日子。有了这一层心理准备后,大家应该会感觉好受一些。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客观规律,没有一场风雨不会过去,没有一片曙光不会到来,人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乐观,因为坚强。这种乐观与坚强,不光能从医生,警察,志愿者,社区街道人员,先锋党员,等等这些防疫中坚力量当中看得出,更能在物业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常态化防疫管理当中看得出。治疗在医院,狙击在社区,落实在物业,正是有了物业人对防疫策略高默契的配合,全方位的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才宛如磐石般质地坚硬,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的安全屏障。


随着“红色物业”的旗帜逐步在全国物业小区高高飘扬,党建引领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深入人心,物业公司争先恐后的成立党支部,吸纳优秀年轻员工成为预备党员。同时,党员先锋作用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淋漓尽致的起到了身先士卒的引领带头作用,曾经的武汉疫情,万物云、招商积余等物企就集结数十名优秀积极党员先锋,前往“火神山”支援抗疫后勤工作。由此可见,对于此类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物业公司除了不遗余力的履行着自己的工作职责外,同时也承担了原本作为一个普通企业本不需要他们承担的社会责任。


面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防疫物资及其匮乏的情况下,物业人暴露在了感染高风险的环境下,为业主提供生活物资保障,对小区全方位消杀,设备运行保障,进出人员管控,以上种种,无不践行着“一切为了业主,为了业主一切”的行业信条,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在舍生忘死的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物业人的付出,政府百姓都看得到,政府倡议民众支持物业的防疫工作,于是,业主与非业主们捐钱捐物等送温暖活动接连不断的上演,同时,为了缓解物业的经营压力,政府曾以0.5元/平方米的力度补贴物业企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物业度过了最艰难时期。另外,媒体的聚焦也让这个多年被雪藏忽视的物业行业得到了最大正向曝光,央视报道的《物业英雄》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很大的公众反响,这些看不见的潜在价值,远比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来的有意义。这些荣誉,是千万物业人用汗水,用勇气,用担当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因为抗击疫情而累倒牺牲的英雄物业人,正因为有着他们的恪尽职守,才完美的给了物业同行人最为振聋发聩的正名。对于英烈逝者,我们要缅怀,要歌颂,要高高举起英雄们用血汗浸淫的精神旗帜,我辈定当矢志不渝,继续奋勇前行。


因为这场疫情,物业行业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也并非有恃无恐,的确是物业这帮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压力。所以,行业内想把物业行业纳入到国家民生行业体系的呼声不绝于耳。希望政府能出台落地促进物业管理行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本次“疫情”充分反映了物业服务全服务链产业布局及应急体系的短板,建议政府通过市场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鼓励大型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布局新业务,提升业务备份意识、面对风险的安全和管控应急机制。同时,也应加快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志愿公共服务相结合的防疫长效治理体系。


对于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的问题,首先要有边界区分和责任清单的意识。那么,物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职责边界是什么?


我们知道,物业管理是基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而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从以上的定义来看,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是管理依据不同。物业管理是基于合同开展的,公共管理是基于政府主导开展的。


二是管理对象不同。物业管理的管理对象是物,包括房屋和附属设施设备。也可以延展到对人的服务,但定位和属性都有差异;而公共管理的管理对象是人群,包括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资源利用分配等。


三是资源来源不同。物业管理的资源来源主要是业主自行缴纳的物业费。公共管理的资源来源是公共财政。


四是法律性质不同。物业管理主要是民事法律关系,公共管理主要是行政法律关系。


防疫防控要落实好社区的基层主体责任,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的配合责任。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要先明确奠定法规体系,要加快研究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创新匹配上位法及与有关行业法规联动,制定配套的规章、政策文件,重构行业的法规制度体系及配套细则办法,避免行业法规成为孤岛。比如,优化社区主导职能、完善业主组织体系等。近年来,随着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提升,物业管理中公共管理职责也在持续加码,其公共服务属性愈加突显。除了原有的水电转供及维护外,消防安全、垃圾分类、卫生防疫等也在逐步纳入到物业管理的范畴。这些原本政府该管该干的事,几乎全部压到了物企身上。


如果把物企纳入到社区治理体系后,税收有减免,结果有兜底,物业将不会再为资金,为人员的事情发愁了,也不用再考虑业主配不配合了。按照上级要求,干就得了。其实,所谓管,所谓控,其强制力是不言自明的,有了政府撑腰后,以后管控业主,行驶政令起来,才会更加的有底气。可是如今,在这黑不提白不提的特殊时期,对待这帮业主,物业都不知道是该把他们当尊贵主人来看呢,还是当普通百姓来看。其间定位不准,就很容易出现管理动作的走样。


我相信,政府部门对于物业行业的大声疾呼,饥渴诉求,肯定不会充耳不闻,他们或许也会考虑这个事情的可行性,也许他们会有顾忌,若把物业行业纳入到民生保障体系后,他们的负担自然会重不少,而要承担的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以前还可以用“临时工的个人行为”打发民间质疑,开脱责任很轻松,而现在如果真这么干了,会有很多麻烦事情接踵而来的。其实,作为物业人,我们也并不是不知道政府的难处,但是,也希望体谅体谅我们的苦。如果纳入系统为难,退而求其次的话,至少可以启用战时收编政策,类似于我们的民兵预备役,平时能生产,战时能扛枪。物企的管理也可以类似这样,平时业委会组织,合同履行,特殊时候转为国家征用部门,无条件配合国家调度。这样一来,政府既不用承担多大的经济负担,也能在特殊时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应急处突的超级领导力与超强行动力。


按照正常的逻辑,在平日里,作为企业,作为乙方,物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其所有工作都是在业主大会决议下,业委会授意下开展,而现实情况与合同本义往往大相径庭,当地社区,街道,各级政府部门无不跳过业委会,直接监督指导物业公司的工作,这些公权部门东家一句,西家一句,搞得物业公司疲于应付,不知道听谁的才好。特别是疫情期间,物业公司完全是按照政府部门的指挥下干活,几乎丧失掉了作为一个普通正常企业所应该合理拥有的经营自主权。


更有夸张的情况是,有不少物业公司因为疫情防控不力,项目被罚款,员工被拘留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一个普通的企业,一个名微的行业,被推到了责任千钧的民生大计场景,说实话,真的有点拔苗助长了,物业这种小米加步枪的落后装备肯定是难堪大任的。国家倡导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假,但是这种沉甸甸的责任是需要有配套的政策做支撑的。企业都是逐利单元,只有在权与利都到位的前提下才能谈责。现在业主支持配合物业的管控工作,是因为时间还不够长,如果疫情持续再久一些,人们的耐心日渐陨灭,假想一下,对于物业的强制手段,业主如果哪天不配合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没有公权力的赋能,没有组织结构的升级,现场管控的力度与效果终究是难以保障的。


这样的职能定位,无异于国旗央企应该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虽然国家有着战时征用的法律现实,但是以年为跨度计量的征用时长着实也有点说不过去,还是把物业纳入到民生制度体系中去,使唤起来才会更顺理成章一些。仅仅靠心血来潮的奖励,补贴等安抚性措施很难指挥得名正言顺。


疫情之初,有很多物业从业者暗自窃喜,这是物业行业仅有的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虽然有这种阴暗心理是很不道德的,但不可否认,短时间的抗疫奉献的确能收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点赞,“物业逆行者”美名远扬。同时,物业跟业主之间的互动更多了,粘性更强了,特别是对于一些新接的老旧项目,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非常完美的收集到所有业主的信息,为日后的项目运营打下坚实基础。以往物业对于业主而言,更多是“看门、巡逻、扫地、催费”,而这一次,物业人员坚守在一线,成为业主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的守护者。在全民战“疫”的情境下,物业管理早已超越了合同和法律确定的责任边界,在防控方面发挥了病毒“防火墙”的重要作用。


物业人员在防控期间的辛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些准备被业委会解聘的物业公司,通过防疫表现感动了所有业主,从而决定继续续签服务合同。业主们也会争先恐后的缴纳物业费,用行动来支持物业工作,更有甚者,国家对缴交物业费的政策支持范围,已经延展到了所有公务员身上,对于不交物业费的公务员将会采取除名措施,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物业行业的关注,对物业企业的支持。另外,适逢房地产蛰伏,百业凋零,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热钱也纷纷加入到物业行业中,让这个新晋的资本宠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从面相来看,这些种种所谓的利好,让曾经不被待见的行业成为一匹黑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逆势上行,成绩骄人,表现优秀。


可是,一切都耐不过时间长久,因为长期的疫情干扰,经济持续不景气,物业人慢慢发现,政府补贴没了,业主自发的捐钱捐物没了,小区管理的默契氛围没了,媒体社会的关注没了,业主缴费的痛快劲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比疫情之前的管理混沌状态,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激情、热情都是有保质期的,没有人能一直亢奋,除非他有病。对于住宅物业,我们不得不面临以下问题,因为疫情,不能上门人工收费,增值服务受限,多种经营收益骤减。另外,因为业主们很少出门,生活垃圾变多,清理频次也要增加,这都无形中增加了运营成本,而收入不增反降,收支两条线的严重失衡,物业公司已经举步维艰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业主们在这非常时期与艰困的社会大背景下,也并不是他们不想交物业费,很可能他们的确是快弹尽粮绝了,俗话说,大河无水小河干,物业的收缴率必将随着疫情的持续而大概率的保持低迷不振。退一步讲,即使你不是做住宅物业,比如说你做写字楼,因为疫情,企业倡导居家办公,从而你写字楼的出租率肯定会受到极大影响,如果你是做前期物业,地产日子不好过,你又能好过到哪里去呢,什么空置费补贴,前期开办费,很大可能也是要大打折扣的。另外,同样雪上加霜的是,疫情防控期间产生的人财物额外支出,由原本政府与社会的帮衬到现在物业公司默默的自己消化,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家,无法返岗的员工,工资照给,因为繁重的疫情管控工作而产生的加班费,同样也是一分不能少,备用防疫物资的准备,隔离生活物资的准备,这些东西都要到位,几个来回下来,让本不宽裕的小家窄户更是捉襟见肘,现金流日渐枯竭的物业公司正呈井喷式增长,能够屹立不倒,扛到最后的物业都是有关联房企或者硬核实力的。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形容物业员工,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现在这疫情,住宅物业相对会好一点,特别是地铁、机场、码头、医院、车站等相对危险的区域,防控压力重于泰山,这让物业人更是真实的感受到了高空走钢丝的风险。稍有不慎,就得中招,等待他的,便是尝不尽的人世薄凉。由此可见,付出与获取显然是不对等的。所以,疫情期间,已经有一大批人选择辞工,对于这样的选择,旁人无需站在道德至高点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每一个人的选择都需要被尊重与理解,哪怕理解不了,也请你最好闭嘴,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就好。不过,从行业的客观发展来看,物业行业人员的大量流失,给物业企业经营带来了除现金流以外的巨大压力,正常作业人员的缺失,势必导致既有工作无法安排开展,从而服务质量大为下降,为了尽可能的把人头凑齐,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现象也不少见。


大家可能会说,疫情防控工作,物业人手不够,可以用志愿者来顶上啊,不要忘了一个多亿的党员同志,退役军人呢,还有数不胜数的热心群众,正义之士,他们完全可以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来。其实,志愿者与专职人员是存在意识上的本质区别,志愿者终归是义务劳动,他的行为是热情驱动,具有自律的主动性,活性很高,而专职人员是责任驱动,具有他律的客观性,稳定性好。简单点说,志愿者是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而专职人员却是想干干,不想干也得干,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岗位技能的需求差异。志愿者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只能做一些简单机械的事情,而作为物业专职者,他是有岗位分工与技术门槛的,其实,物业工作并非大家想象的只是看看门,扫扫地,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每行每业都有他的门门道道,不要小瞧任何一个行业,否则,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由此可见,仅仅靠志愿者来填补物业专业人员的短缺,是异想天开的。


惨遭疫情的蹂躏后,政府部门已经严重意识到了物业行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与城中村,刚开始那会儿,简直就乱成了一锅粥,对于这些地方的把守,已经由以前的志愿者变成了现在的机关等部门的临时调岗,这种“拆东墙、补西壁”的做法,肯定也会削弱政务服务的力量,导致正常的公权服务质量出现滑坡,所以,这种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权宜应对过后,政府也在加大这些地方并入物业服务的工作,想尽快把这些烫手山芋交给社会企业。哪怕是政府托底,给企业优惠政策,给老百姓补贴物业费,这个活干下来,其结果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显而易见,政府对物业行业社会治理职能的依赖程度已经是不说绝后,肯定空前了。这也给曾经动不动就嚷嚷叫嚣着“业主自治、社区代管”之人来了当头一棒,就目前的社会治理现状,还真没有能够替代物业管理的新生事物或者是新型行业出现。所谓的自治,那只是太平天下的自娱自乐,一旦社会治理环境有个风吹草动,能够扛事儿的还真非物业公司莫属。所以,这种唱衰物业的怪调歪曲还是尽早咽到肚子里去,少数刁民的唯心唯利主义做派,岂能撼动政府公知?岂能左右国家意志?


不得不承认,这场疫情很好的催生了“无接触服务”的概念,它从另外一个角度促进了物业科技的发展进步,大力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加快发展物业服务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推动5G、人工智能等在物业管理区域落地。推动业主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授权让政府部门、社区、物业服务共同使用,为精准高效防控及日常联动管理打下基础。比如我们现在在小区时常会看到的无人机巡逻,机器人扫地,防控哨兵,智能消杀,等等高科技防控管理实物,以前只是停留在物企宣传噱头的概念服务上,如今真的能见其身影,触手可及了。


还记得03年的非典吗,正是因为那场疫情,造就了如今的淘宝京东,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说不定眼下的疫情可能造就出物业行业的淘宝与京东,这一点完全有理由相信,而且,其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把物业公司比作散落满地的高档茶叶,疫情无疑就是沸点蒸腾的开水,没有遇到开水之前,命运狼藉悲苦的高档茶叶可能会受潮霉变,它的身世,也就只有懂行人才能识别了,然而,此时的茶叶遇到了开水,轻嗅一抹,馥郁芳香,静品一抿,味蕾回甘,茶叶质地的高端华贵,自此世人皆晓了。就好像快递、外卖、物流一样,平日里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习以为常了,而在疫情之下,国家把这样的行业地位高高举起,全国称颂,这也就给我们物业人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平时被忽视的隐形冠军,隐形行业,终有一天会闪光于天下,迎来行业与职业该有的高光时刻。


中国物业协会作为一个行业协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发挥了压舱石般的图腾引领风范。对内,旗帜鲜明,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对外,宣传造势,捐款捐物,行业正名。国家部门机关有什么事情要找物业行业,物协将是他们唯一的联络沟通方,是他们首肯的官方渠道。不可能找某个物业公司来商谈行业发展方向与趋势问题。由此可见,正是有了物协这帮人的穿针引线,阻塞疏通,才有了“物业不凡”的素人皆知。物业如今的被认可度,物协功不可没。同时,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付出,加入中物协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俗话说,寡拳难敌众手,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够抵御严寒,无惧风雨。聚是一团火,散作无头蝇。


疫情久了,对国家是考验,对人民是考验,对物企来说,同样也是考验。各地的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到企业能量补给。但是,因为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有的地方补贴多,有的地方补贴少,有的穷山沟里,贫困地区,正常的公务支出都有问题,还哪来的钱补贴物业企业。所以,这也得看物企的命,看项目出身。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是遇到个没奶的妈,没钱的妈,再会哭,再会闹,也是徒劳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场疫情就是物业行业的“成人礼”,它会让企业变得更成熟,更加不惧风雨。但是,关键是你要熬得过去才行,有多少革命志士都是倒在了开国大典的礼炮鸣响之前。虽然比喻不太恰当,但说明一点,如今这特殊时期,物企之间就是在拼实力,拼耐力,拼精力,扛得过去就扛,扛不过去就倒,犹如大浪淘沙,物竞天择,没有人会对你的困苦心生恻隐。


我们同时也发现,前几年的上市狂潮也正随着疫情的持续而慢慢退烧,热情大减。除了万物云等少数几个大公司可以上而没上之外,其他能上的都上了,中小公司上市分一杯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资本已经发现,靠增量来获取业绩的可能性已经被头部企业蚕食殆尽,中小物企已经彻底失去了机会,等待他们的,大概率将是被收并购的命运,抑或能在短时间内,偏安一隅,小富即安。即使他们上市成功了,不久后的市值市盈率势必双双走低,资本都是趋利而生,后入局者很难再有拳脚发挥的空间,没有资本看好你,停牌、退市定是迟早的事。纵观行业发展趋势,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未来的物业行业必将步入如今的电商格局后尘,寡头称霸,大者恒大,强者恒强。


因为疫情,物业员工每一个人都在连轴转,而且原本的岗位职能已然不存在,只要是工作需要,领导让干啥就干啥,送菜,消毒,丢垃圾,打电话,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疏导焦虑情绪,组织各种线上活动,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关注,等等,什么都要上手。“大白”一身,在冬天还好过一点,但是,一到炎热的夏天,穿着那密封的防护服,想想就觉得难受。在特殊时期,我们的工作可以本末倒置,但是,持续一年又一年的特殊时期,会让物业人无暇顾及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这恰恰是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的罪魁祸首。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物业管理是对物的管理,是对业主不动产的管理,更是对设施设备的管理,现在疫情期间,因为人手与时间安排问题,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存在严重缺失的,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影响,但是时间一长,设施设备的故障率,折旧速度,使用年限,会呈几何裂变的速度改变,所以说,物业这场被迫的不务正业,其对业主,对物业的损害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延迟显现。


看到国外西方国家面对疫情,采取了政策放开,任由发展的躺平政策,通过非官方媒体获取到老外们生产生活回归正常的视频资讯,有些国人们就坐不住了,跳起来埋怨政府“动态清零”的防控方针,称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质量。经常会有如下一些言论大行其道,说什么外国人又不傻,就我们聪明,人家放开肯定有人家的道理。我们如此兴师动众的管控与隔离,显然是“过度防疫”,严重怀疑是不是有某些目的不纯的人想趁火打劫,狠发一笔国难财。如此云云,奇谈怪论,阴阳怪气的论调,不绝于耳。


我个人觉得,客观来说,国外放弃疫情管控后,在初期,肯定会有一个优胜劣汰,人种精进的过程,什么年老体衰者,底层穷人,这些只会消耗国家资源,不产生国进动力的群体,会被这场疫情给淘汰筛除掉,剩下来的将是年盛力强者与富人阶层,他们能为国家创造财富,带来能量。于是,对国家而言,能够瘦身健肌,轻装上阵,它将会更有活力与动力,对国民而言,蛋糕变大了,分蛋糕的人变少了,每个人得到的蛋糕就变多了。这无疑能大大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从情感人性的维度分析,这种杀贫济富,除弱扶强的做法是情感所不能容忍的,有悖伦理纲常,但是,从种族优化的视角来看,去粗存精,优胜劣汰,就是更新迭代,持续变强的高明手段。这种状态类同于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狠心的不去人为干涉,顺从常理。


注意,我刚刚讲的是放开初期,但是,想一想,如果长期下去,倘若没有更好的疫苗研发出来,没有更有效的新冠治疗方法,没有更精准应对病毒异种与突变的措施,能留下来的这些所谓强者,也会一并最终被自然选择掉。所以,西方做法,无异于是一场豪赌,关乎人性,关乎科技。赌赢了,强盛进阶,赌输了,万劫不复。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西方国家从内心还是不想这么干的。毕竟这要冒太大太大的风险。他们肯定会特别羡慕中国的做法,我们一旦发现有疫情,马上进行管控,实施已然非常成熟的应对预案。国家能做在很短的时间里遏制住疫情的蔓延,直至恢复社会正常秩序。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羡慕,为什么老外们不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照搬我们先进的疫情管控做法呢?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想要从纯理论角度彻底的解释清楚,过程是相当复杂的,简单概述一下,个人觉得,主要从这么几个层面来看:


一、领导架构,治理手段不一样,我国的组织架构有着防控疫情的天然优势,一党独大,力量集中,说干就干,能起到立竿见影、快准狠的效果,而西方世界大多都是多党制衡的国家,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谁都看谁不顺眼。所以,在防疫政策上,不可能做到步调一致。


二、民众意识与信仰的不一致。中国老百姓勤劳、朴实、听话,信仰国家与政府,国家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配合度与默契度都相当的好。而外国人却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对他们来说,强制居家隔离,还不如干脆要了他们的命。当然,我并不是说洒脱与随性不好,只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纪律性与执行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达成既定目标。


三、人居分布与行政区划不一样,我们的博大版图推行的是网格化管理,区块掌控,中国城市独创的街道、社区、物业分级管控单元系统,发挥了管控“神助攻”的作用,而且每个居民的信息与轨迹都能归集系统,政府对人、对物、对事都可以做到精确定位管理,持续且高效的追踪。如果你坐飞机跨过疫情区,飞机刚落地,做核酸的就在出口等着你。回到家后,催做核酸的短信一个接一个,如果再不理会,催做核酸的电话又来了,同时要求你据实汇报行踪信息,这速度、这力度、这态度,我想也只有中国能干得出来。而我们都知道,外国人是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国家的跟踪与曝光,毫无疑问的会让他们无法忍受。另外,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是:他们的居所不会像我们这样集约化,往往是东边一户,西边一家,政府封控管理起来,会很有难度。


四、防控人员的不一样。我们有物业,有志愿者,有党员,有退役军人,有公务员,有爱心人士,我们不缺人,而且一呼百应。但是在国外,首先是物业布局形态不一样,他们很少有所谓的小区,居所大多都是零散分布,另外,物业公司是企业,是自我感觉优越的纳税人,政府想让他们办事,可以,钱必须先到位。而且国外不讲集体主义,不讲奉献精神,他们打小接触的文化都是高举个人英雄主义,讲究利益交互,所以很难齐心且无私的去干一件事。


五、舆论风向不一样。我们的媒体每天都会时时报道疫情进展的最新情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底线思维始终都没有变,这样的充分重视就是为了维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回顾一下,自疫情开始至今,有多少高官因为防疫不力而被斩落马下。如此的高压政策,旗帜鲜明的体现了国家对于防控政策坚定执行的力度与信心,彰显了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强决心。而反观国外媒体,屡屡用俄乌战争、用国家制裁、用经济复苏、用纸醉金迷等等这样的军事、时政与花边新闻,试图转移国民的注意力,他们种种的别有用心,难以掩盖本国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百姓生不如死,命如草芥的事实。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无异于把头埋进了沙堆里,虽然看不到真实的世界,但是,真实的世界不会因为你不想看而按照你所臆想的那样盛世太平。


所以,综上,针对疫情防控,国外之所以选择放弃与躺平,他们极有可能是被逼无奈而为之,但凡他们有我们的体制优势的一半,我想他们也是会不遗余力的去阻击疫情蔓延。没有对比就没有欣喜,看到国外每天惊人的疫情数据,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宽慰与自豪。


最后,回归主题,疫情当下,物业企业“危”、“机”并存,于中小企业而言,被大企业兼并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也不能说不好,有时侯,汇入江海也是一种重生。对大企业而言,机会往往会更多,跑马圈地,版图扩展,“马太效应”会在他们身上一览无遗的体现出来。但,规劝一句,不要过于盲目乐观,需要防止吃多了被噎到,吃杂了拉肚子,保持自身健康有序的推进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疫情对整个物业行业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存在感来了,荣誉感有了,社会价值凸显了,这都是行业逢春的重要信号。另外,谈一谈疫情对物业从业者的影响,作为一个资深物业人,同样我也是看到了发展的机会,光明的前景,毕竟行业在向好,行业人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越来越好。


守住了过往的筚路蓝缕,迎接我们的将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广阔舞台。马上就要媳妇熬成婆了,内心无比期待之余,愿我们并肩同心镂力,搂起袖子加油干,共同迎接物业行业更为精彩美好的明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