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池正昊,2002年4月22日生人。
20年,我几乎都走在大路上——路很平坦,同行者也很多。偶尔走过几座独木桥,我也走得稳当。在一切岔路口,我始终选择继续走在大路,对歧路视而不见。
宫格1:塑造人格的初中前三年(2013-2016)
人生要紧处往往只有一两步,而第一个宫格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个要紧处。初中前三年,是塑造我人格的三年,没有我的初中就没有现在的我。
小升初,母亲没有选择所谓“名校”,而是选择了一家教学理念独特,刚成立三年从而还没有毕业生的初中。
初中氛围极自由,老师与学生是真正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近乎“放纵”,语文老师是大队辅导员,我们班一群男生(包括我)常去大队部喝可乐,在大队部和老师闹。有一群有创造力又要好的朋友,我们每年科技节都会自编自导自演一部情景剧,这可能是我戏剧表演的非正式启蒙;为了在学校里玩上手机游戏《炉石传说》,我们自己做了许多“卡牌”,每天下课就是打牌。
当然,读书也读得好。我在理科实验班,课程难度不小,但作业很少。只要独立写作业,上课认真听,考试问题不大,老师不会插手我们的任何事。
在这个自由的氛围中,我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爱玩、会玩且愿意表达自我的人。我们初中那几个男孩每个寒暑假都要聚会,成了一辈子的朋友。
宫格2:初中末年,抓住机遇考上“四校”(2017)
初中最后一年,大家都进入了中考冲刺期。不过在此之前,上海还有“自主招生”考试。
我们初中是上海高中“四校”之一的华师大二附中的附属初中,因此二附中每年都会专门来我们学校考试、招人。就是在这次“专门设置”的笔试+面试中,我发挥极好,被录取了。可是如果按照我自己的中考成绩,或者是二附中面向全市学生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我是无法被录取的。
也算是努力就有回报,想当年为了准备这个考试,真是学了很多初中生不该学的......
宫格3:高一,遇见一期一会(2017)
加入一期一会话剧社,是我高中三年做过最正确的事。
二附中的话剧社,是全上海高中剧社里最专业的。我们这一届,恰巧又招入了很多相对有天赋的同学。我与他们一起,兼任演员和导演,配合上戏的指导老师,每年坚持做两部戏。
我们演出前的周末,是不学习的,全身心投入冲刺阶段。想当年,我高二结束有两门高考(生物、地理在上海是高二考的),考前两周的那个周末,我也因为要准备演出而没有学习。
我们的每一场戏,口碑都很好。开年级大会的报告厅,都会坐满人,出口那里也挤满站着看的人,很难相信这是一个高中剧社拥有的校园影响力。
一期一会的经历,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我开始慢慢发现自己享受在舞台上的感觉,让我发现我最重要的爱好(严格来说,还远不能说是特长)之一——戏剧表演。
宫格4:高三,拼命读书(2020)
高三,为了高考,拼命读书。只不过高三下的时候疫情爆发,经历了好几个月的线上教学,很影响学习状态......
即使从整个人生的维度,相信很多人的九宫格都会包含自己的高考吧。
宫格5:进入大学,憧憬一切(2020)
来到大学的前几个月,我无比兴奋。我曾以为,这里将充分满足我的求知欲,这里的同学个个都胸怀大志、满腹经纶、谦卑和善、认真好学。
其实,我没有意识到,我的大学里只是聚集了一群高考考得相对成功的人,这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宫格6:陷入内卷,处处碰壁(2021)
我是“经济、管理试验班”的学生,这个班的最大特点,就是氛围功利。
大一的时候,已经或多或少听说很多学长学姐所谓“光鲜”的出路。那些通俗意义下“成功”的准毕业生,也常被邀请给学弟学妹做分享。通过各种渠道,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了,在我们学院,如果你要去往那些大部分人向往的地方(所谓top咨询、金融机构),除了好成绩,还要有多段实习。
这些信息来得太突然,又太易得。大一新生,太容易被学长学姐影响,把他们的方向当作自己的方向,把他们总结的经验奉若圭臬。
Top的企业就那么几个,每年能拿到offer的人就那么点,他们的经验已经被总结成了“Best practice”。“聪明人”已经开始在大一找各类实习。啥也没想清楚的我,有点着急,也开始到处找实习,看JD。试了几家企业,处处碰壁,都没有成功。
后来我知道,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这一切开始得太早了。那些通俗意义上“最顶尖”的机构,会要大一的实习生吗???
宫格7:沉淀、思考(2021)
感谢那段处处碰壁的时光,经历了失败后,我决定静下心来想想哪里出了问题。
这里的我,开始从圈内走到圈的边缘。
我开始慢慢意识到我是被身边的某股力量、某种氛围强行推着前进的。而我未经思考便踏上了这条路。我开始思考我究竟要过怎样的人生,然后发现我们学院毕业生通常的毕业去向除了薪资较高没有任何的价值。我不想成为庞大机构的平庸又忙碌的螺丝钉!
我很明确,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卧龙吟》唱得好,“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如果一个人在20岁不到的时候,就丢失了一些炽热的东西,开始安慰自己说“你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你所要做的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那这个人一定不是我!!
宫格8:站在圈外,谋求破局(2022)
我说过,我来到大学的时候,曾以为“这里将充分满足我的求知欲,这里的同学个个都胸怀大志、满腹经纶、谦卑和善、认真好学”。
在大二上完成自我反思以后,我开始反思整个学院乃至整个复旦的风气。这里不仅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我们的不少课程有点水,浪费了我的大脑,让我变得比高三更蠢了),而且我的不少同学除了“认真好学”,没有一点符合我的期待(当然也有我很佩服的)。讽刺的是,他们“认真好学”的动力,竟只是为了谋求毕业的出路,而非因为知识本身!!!!(想想,如果没有GPA,有多少课你还能坚持好好上)
疫情期间,身边太多人充斥着戾气,让我惊讶。我们学院做了一个采访,问同学们为什么选择我们学院,有人回答“钱”,学院居然把它剪进了宣传视频!还有种种所见、所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我们的校训,“自由而无用”是复旦人的标签。现在,我只觉得荒唐、恶心。也许“无用”是真的“无用”,而非无用之用吧!哈哈哈,那我倒也认可。
宫格9:种子计划,宇泽公益,破局!(2022)
我开始有意识地远离一些让我厌恶的“Best practice”。
这个暑期实习,按照那套“Best practice”,统计系、管理科学系的去做量化或运筹、财务金融的去券商做行业研究、想搞科研的做本研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学院90%的人应该也听话照做了。
我自然不想这么做。但我依然想在这个暑假些事情,一开始的设想是在学校自己立项,做一个社会调研。
后来,学院的CDO职业发展中心在群里推了种子计划,并附上了一段并不官方的、真诚的推荐语,看上去和其他项目、JD都不太一样。
点进去,被理念吸引,就开始浏览企业。
我也不懂这些岗位具体干什么。我选企业,就是看这家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leader的采访视频是否让我觉得这个leader气质非凡(种子计划每个企业都有2、3分钟的leader采访)。
我们的leader是虹姐,“后果”可想而知!!(手动狗头
“把暑期实习和公益结合起来,互联网赋能乡村教育。”
我被触动、吸引。我做出了选择。宇泽是我的第一志愿。面试。通过。入职。
于是有了今天站在大家面前的我。
结语
歧路,是指大路上岔出去的小路。
宇泽,是我走在岔路口选择的第一个歧路。
我觉得自己很有胆量,我为我的选择自豪,我弥补了一些当时没有选择转专业甚至回高中复读的缺憾(不过这样做也不聪明)。
我,向歧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