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各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就对高中生物会促进培养怎样的思维能力做一个总结。
第一,逻辑思维能力。
1.分析与综合:其实就是要搞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比如:细胞作为一个整体,要明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必须搞清楚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包括其构成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各种细胞器,以及细胞器之间又会有分工,进而完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比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但是,还要明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光有各个结构是无法完成细胞的功能的,各部分之间必须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厘清了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总体上把握细胞的功能,通过分析与综合,才能彻底明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再比如,学习生态系统时,作为一个系统,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综合了解生态系统在整个生命系统层次中的地位,功能—能够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为了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功能,就必须采用分析的方法去分析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每个结构之间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特点。
通过这些课题,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生活中,甚至科学研究中,很多学科很多问题都是要研究清楚他们的组成要素,结构,每个要素、结构之间的关联,然后再进行综合,了解一个整体的功能、特点及和其他整体之间的联系。
2.归纳和概括:其实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是人类经常使用的可以快速扩大知识经验,更快认知世界和真理的一种方法。比如:通过观察大肠杆菌、球菌、蓝藻等生物的亚显微结构,归纳出原核生物的特点;在观察到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或者失水的现象时,归纳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归纳出有丝分裂的一般过程及特点;这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快速认识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在生物高考题中有一些典型例子的及特例的考察,其实就属于考察了学生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比较和分类:比较是相当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知道比较对象之间的特征,实质,相同点,优缺点,不足,一目了然。为选择材料或者方法时提供了快速明确的依据。在生物学中,也常常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概念。比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比较,揭示出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几种运输方式的比较,揭示了生物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的特点及自主性;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揭示了生物体繁殖的奥秘;凋亡、坏死、癌变等概念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细胞的变化;几种变异方式的概念的比较,让学生可以衍生出相应育种方式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比较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发散,很可能是产生课题的主要来源,也是为政策的制定,做决定,做选择提供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
而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按照事物的属性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大量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我们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延伸,梳理概念体系,将零散的知识概念有序化。在生活中,分类也是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有效率的一种主要的方法之一。比如很多时间管理类的书籍中就会讲到将手边的事情进行分类,或者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文档、资料等的分类,在生物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会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高效。
4、判断和推理:在借助上述方法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之后,如果想进一步得出结论,或者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际,这个时候就需要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式了。比如很经典的类比推理法,在认清一种事物的属性之后,通过判断与推理,可以帮助认识另一种相似或者相反事物的属性,这一个思维方法在很多学科中都有体现,比如光和声,虫洞与黑洞,地震,地质板块移动等。通过判断与推理,可以很好的进行预测,在生活中,对于规避不好的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已有的判断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思考,可以引出新的判断,进而形成新的推理,这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